財經專題:武肺衝擊 零售飲食航空業重災港失業率恐8% 逼沙士

財經專題:武肺衝擊 零售飲食航空業重災
港失業率恐8% 逼沙士

2003年非典型肺炎(沙士)來襲,奪去299名香港市民的性命;豈料到了2020年,港人又要經歷另一場由中國襲來的武漢肺炎。當年沙士正值本港經濟谷底,後來市況急速反彈,市民捱過這關後否極泰來。至於今次武漢肺炎疫情,本報就經濟、就業、股市及樓市四個範疇,將沙士和現時情況作比較;即使股市及樓價看似「跌唔落」,但經濟及就業市場已然內傷,就算不衰過沙士,也已貼近沙士的災難程度。

記者:何文俊

回顧2003年沙士在港肆虐期間的就業數字,可謂「慘不忍睹」。在當年3月至5月的疫情高𥧌期,本港失業率高達8.3%,其中單計5月的失業率就有8.8%,意味每11名勞動人士中,就有一人無工開。

反觀現時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下,香港經濟儲落多年發展基礎,接近全民就業,失業率由去年中2.8%,升至去年12月的3.3%,總就業人數由去年9月至11月的383.06萬人,下跌至去年10月至12月的381.78萬人,減少約1.28萬人。單看數字,目前處境似乎比17年前好得多。

【2003沙士】 當年非典型肺炎襲港,九龍灣淘大花園E座為重災區。

沙士年畢業生:有末日感覺

在細分失業率的各個分類,災情最嚴重的零售及餐飲業,2003年第二季的失業率為9.1%;而去年第四季,零售及餐飲業失業率則分別為4.8%及6.1%。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指出,現時武漢肺炎疫情令本港就業市場雪上加霜,零售、餐飲、旅遊及航空業均面對裁員潮,預計這些行業的失業率將進一步上升,最壞情況會見雙位數水平,「根本就冇遊客,連本地遊都冇人去」;至於整體失業率則可能於短期內升至5%至6%,若疫情持續多幾個月,失業率更有機會升至8%。若真如周綺萍所言,零售及餐飲行業等失業率升至雙位數,情況將會「慘過沙士」。

在失業率高企下,最慘要算是應屆畢業生。2003年大學畢業的阿華憶述,當時深明本地經濟疲弱,又自覺成績不算標青,要很早向不同機構寄出自薦信求職;後來於沙士疫情肆虐時獲得多個面試機會,最終被還價500元月薪後、獲一間傳媒機構以9,500元聘用。阿華表示,當時身邊不少人經歷失業、瘟疫、負資產及23條擬立法,「簡直有末日嘅感覺」,但最終都咬緊牙關捱過。

今年踏上同樣命運軌迹、於畢業年遇上武漢肺炎疫情的恒生大學四年級學生Traci表示,近年一直有做兼職「賺外快」,但去年已感到較難獲聘用,令她驚覺就業市場逆轉。不過性格樂觀的她未覺生不逢時,已決定提早搵工,期望及早鎖定一份工作,即使薪金低於預期亦願意接受。

有人力資源顧問指若武肺疫情持續,失業率有機會升至8%。

2003年大學畢業的阿華憶述,當時「有末日感覺」。

將於今年畢業的Traci,已決定提早搵工,及早鎖定工作。

人力資源顧問:兼職做住先

根據資料,在2003年作為「職場新鮮人」,入職薪金貼近當年第二季港人就業收入中位數9,900元;到17年後的今天,多個主流職業如銷售、市務、會計及人力行政的大學畢業生,平均月入約為1.3萬元至1.4萬元左右,而本港就業人士月入中位數則為18,900元。大學生收入增長多年來滯後,加上今年市況低迷,就業前景恐更添陰霾。

周綺萍回想沙士時期不少公司出現裁員潮,「好多公司都唔夠嘢畀僱員做」,政府只能透過開創短期職位及「展翅青見計劃」,為年輕人增加職位空缺,而大學畢業生的入職薪酬更大跌近三成。今年她恐怕歷史重演,並寄語「新鮮人」要有心理準備,彈性處理搵工事宜,例如不要堅持與本科相同的職位,「有工就做住先」,又或者「兼職同freelance都做咗先,最緊要攞住經驗增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