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新型冠狀病毒(又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導致人心惶惶。加上本港冬季流感高𥧌期一般為一月至三月,本容易出現發熱、惡寒、咳嗽、喉嚨痛、鼻塞、流鼻水、頭痛、全身不適等感冒症狀,而小童、長者或免疫力較低的人士一旦患上流感,嚴重者可能會併發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死亡。所以,市民應認識預防感冒的正確方法,減低患上流感,甚至肺炎的機會。
要預防感冒,高危人士應接種流感疫苗,一般市民亦應從生活習慣開始着手。中醫認為感冒是由於人體正氣不足,風、寒、熱等外邪乘虛而入所致。《黃帝內經》說:「正氣內存,邪不可干」,中醫強調「治未病」,所以自身正氣充足、抗病能力高時,則可避免感受邪氣。
從中醫角度預防流感,首應增強自身正氣:注意勞逸適度,堅持適量運動,睡眠充足,避免過度疲勞;飲食宜均衡有節、定時定量,少食生冷、煎炸食物,不要胡亂服用補品,多飲暖水。其次,應避免外邪侵襲:於寒溫變化明顯之時,尤當注意適當增添衣物,外出時宜戴頸巾,以避免頸背受寒,減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感冒的性質及發展可隨着個人體質及生活習慣而不同,中醫一般不建議患者自行用藥,或飲用「涼茶」來預防或治療感冒,更不應盲目誤信聲稱能有效對抗病毒的偏方而「亂吃藥」。市民如有不適,應盡快向註冊中醫或醫生求診,並提供正確無誤的病史及外遊史,避免延誤病情。
經常感冒的患者,可諮詢註冊中醫,考慮接受中藥或針灸治療以調整體質。對於容易感冒的小孩,家長亦可諮詢相關註冊中醫,考慮讓易感冒的小兒進行小兒推拿治療以改善體質。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李樂怡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