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紐時》撰文轟中共滅聲釀禍:沒有民主 悲劇只會重演

北大學者《紐時》撰文轟中共滅聲釀禍:
沒有民主 悲劇只會重演

【肺炎大爆發】
「如果人民不能通過選票讓政府對自己負責,手中殘存那點自由一夜之間也可以被統統收回去。」武漢市「吹哨人」李文亮上周病逝,內地譴責聲音排山倒海出現,但當局都一一壓下。早前參與聯署向人大常委發公開信的北京大學憲法學者張千帆,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促請中國推行憲政民主,才能防治病毒,否則悲劇只會一直重演。他又再次要求將每年2月6日、即李文亮心跳停頓當日定為中國言論自由日。不過,縱然張千帆的文章在牆外得到尊崇,在微博卻被「河蟹」,有嘗試轉發卻被屏敝的的網民稱,「這只是張千帆教授的一篇文章而已,你們在怕甚麼?」

「新冠肺炎病毒洶湧襲來、瀕於失控,其根源和17年前的SARS危機如出一轍。」張千帆在《紐約時報》的文章長達3,000多字,文中痛陳中國的言論自由和選舉一再倒退。張在文中多次直斥武漢和湖北的政府在這一次疫情來襲時沒有公佈實情,反而把營造歌舞昇平的氛圍,鼓勵人去湖北旅遊,令疫情不可收拾。張又指,當李文亮等人最先提出病毒的風險,卻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直到上月18日湖北人大會議結束,才更新疫情數據,當日甚至舉辦了4萬多人參加的「萬家宴」,直言這是「愚不可及」,錯失最佳防控時間。

張千帆在《紐時》刊文,呼籲「中國需要民主」。

一名女子日前在上海街頭舉牌,爭取言論自由。互聯網

損害全球危機本可避免

「言論與新聞自由即足以將新冠病毒扼殺於搖籃。」張千帆按示,如果在一個憲政民主國家,很可能可以避免這一場影響全球的危機,「為甚麼每次疫情發生,地方政府第一反應就是瞞報?所有這些問題本質上都是憲政制度問題,也只能在憲政民主框架下才能得到有效解決。」他指,2003年的SARS一樣是因為瞞報而導致病毒不斷擴散,17年過去,「國內的言論與新聞自由非但沒有進步,近幾年反而出現了嚴重倒退。」

「武漢疫情如此嚴重,卻沒有看到湖北省、武漢市哪怕一個人大代表出面說一句話,這本身已是中國民主現狀的最好註腳。」張千帆在文中又指,中國在近三、四十年來的選舉沒有一絲一毫的進步,「只要不踐行憲政民主的治理模式,非正常死亡等各種人為悲劇還會不斷再度發生。」張千帆指武漢市政府在疫情爆發初期並非不知情,而是只選擇上報中央,拒絕對人民誠實,「一以貫之地唯上不唯下」,他認為這是因為武漢市長和人大也不是真正由選舉產生,不必對市民負責,不敢也沒有動力對市長問責,「否則,他們會更害怕武漢市選民,而不是中央或湖北省領導。」張認為,如果是一個憲政民主國家,直選產生的議員會有效監督官員並參與重大決策,「一般會更想着給選民省許多不該花的冤枉錢」。

促吹哨人忌日列言論自由日

張千帆認為,疫情過去,應該要積極推行變革之道,他又再提出把李文亮心跳停頓的2月6日,定為中國言論自由日。李文亮離世後,張千帆 、清華大學教授許章潤等人聯署發公開信,提出五大訴求,落實中國人享有憲法賦予的言論自由權利。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