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在家工作IT成挑戰或涉私隱 增黑客風險

【財經專題】在家工作IT成挑戰
或涉私隱 增黑客風險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多家企業先後公佈員工「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成為金融及商界近來主流狀況。對員工來說,好處是既可避疫,又不用花時間在交通,工作時間更彈性,惟不是各行各業都能彈性工作,主要是公司電腦系統未能支援遙距工作,或客戶資料敏感因而難在家處理,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亦指,遙距工作會增加黑客風險。
記者:黃詠茵

銀行公關Ronnie對本報表示,在家工作其實是在挑戰公司的IT系統,「開始時很混亂,會入唔到公司server,VPN又要等足成日」。她與同事視像會議亦非想像般順利,「當你以為大家都用iPhone facetime,但原來有同事用華為,又要再搞過。」銀行中層唐先生亦指,每日開會必須透過視像會議進行,惟銀行系統未必能承受多個部門在同一時間進行視像會議。

若行業需特別處理敏感客戶資料,也難以在家工作。有法律顧問指,由於要處理不少機密文件,有些同事寧願回公司,「例如我拎file其實要入4次密碼才睇到,所以不是每個同事都可以work from home。」

記者到中環視察,上班人流明顯減少,但仍有人戴口罩到中環上班。
何耀勤攝

部份人寧願回公司

另有中資銀行後勤員工承認,在家工作確實不方便,「始終銀行好多客戶資料要保密」,坦言欣賞銀行讓員工在家工作的初心,但「九流軟硬件真係搞唔掂」,尤其上司不會理解在家工作的難處,仍會要求員工有一樣生產力,她無奈地指「部份IT同事可能都work from home,又點可以全力支援你?」

亦有不願具名的本地銀行經濟師指,在家工作「冇bloomberg機參考,有少少不方便,惟有自己搵其他網站如Trading Economics」,又指平日在trading hall工作,未來兩星期要在家工作,缺少「炒房熱鬧氣氛」。

不過,大部份受訪者皆承認工作時間更彈性,例如唐先生原本要早上8時開始在辦公室工作,7時便要起床,現時在家工作省卻不少交通時間,「可以拖到8時45分起身開電腦顯示在線,之後刷牙食早餐。」在家工作初期需要時間協調,早上或會直接致電交代公司事務。唐生稱現時可按自己的時間表彈性安排,在家亦更覺舒適,反而更有效率。

僱主宜訂長遠對策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現時在家工作安排主要兩種做法,有的公司會準備工作用電腦,「裝晒所有野,只需登入電腦,就可遙距進入公司伺服器工作」,不過有黑客入侵風險,亦涉及成本問題,「公司要買幾百部電腦返去俾同事」。另一方法,就是公司替員工自家電腦安裝軟件,以直接登入辦公室電腦,但礙於保安或權限問題,公司未必願意這樣做。方保僑相信,無論政府或私營公司,都要準備方案應對員工在家工作,但實行時往往發現配套不足,在現時疫情未明朗下,應制訂長遠計劃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