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全國爆發,全國確診總數突破4萬宗,但近日有多個省市都在紀錄上減去確診病例,有省分解釋是因國家衞健委日前公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案》將有發病的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分開統計。過去兩日,全國已減去逾100宗案例。不過《蘋果》核對數據發現,中央和地方公佈的減例數字不一,亦未有獨立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數字,變相令公眾無法得知實際感染數字。
記者:林偉聰 梁御和
國家衞健委2月7日公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案》第四版,其中在附件一的「監測方案」中,有列明各省市對病例的呈報規定。翻查紀錄,1月23日的第二版方案,「診斷類型」只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1月29日的第三版新增「陽性檢測」一類,並將「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歸入此類,但未有寫明陽性檢測是否計入確診個案之中。
在最新的第四版方案,「輕症」被明確歸入確診病例。但被定義為無臨床症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的「無症狀感染者」就繼續被歸入陽性檢測一類,方案並列明「無症狀感染者如出現臨床表現,及時訂正為確診病例」,變相確立無症狀感染者不計算入確診病例的做法。
省市減例訊息混亂
新方案推出翌日,陸續有省市修改確診數字,黑龍江和山西昨分別率先通報核准減去13宗和1宗確診案例,兩省的衞健委均是引述新方案中的統計方法作解釋。不過,有關減例的訊息混亂,例如黑龍江2月8日減13宗,國家衞健委的公佈卻指該省只減1宗。
根據紀錄,全國各省過去兩日合共減去逾100宗確診病例,單是湖北昨就一共減去87宗病例,但除了黑龍江和山西,其他省分未有在通報解釋原因。將無症狀感染者獨立統計後,亦未見各省獨立公佈無症狀者數字,未來單憑確診數字,將無法反映實際感染情況。
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根據流行病學,不論患者是否出現病徵,只要受病毒感染,在病毒測試中呈陽性反應,便屬確診個案,「(確診)係睇患者有冇病毒,唔係有冇病徵,呢個係全世界嘅共識,一向都係咁做。」他批評當局在科學上根本站不住腳,「唔明點解要搬龍門……對全世界或者中國都無好處」,這批在累積確診個案中被剔除的隱形患者,依然會將病毒傳播其他人,而且風險更高。
衞生署回覆《蘋果》指,截至2月9日,香港的36宗確診個案全部都有病徵,暫未發現沒有病徵個案;署方又指根據世衞指引,無論患者有否臨床病徵,化驗確診的個案都必須計算為確診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