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有人討論李文亮算不算英雄,是否真正的吹哨者。
最好不是英雄,英雄的命若只能賣給狗熊,最後只能成全多難興邦,歌頌人性光輝的戲份,然後,不止微博,武漢居民在大街上集體吹口哨的聲音,也慢慢消散在骨灰成煙的空中。
民間「檢討」李文亮是否英雄的理據是:他早前在微博有反對香港人抗爭,支持港警,是體制中人。唉,在資訊不透明下,沒太惡意的腦殘言行,何必鞭撻過甚,只是身在籠中不知聾罷了。另一點是,他有意在群組示警,但無意識冒犯國家機器,被訓誡不在他意料中,或許他也想不到這樣也會犯罪。像當年沙士時期蔣彥永一般,身為軍醫也敢於站出來揭發疫情,這才是真正的吹哨者。
唉,是不是英雄有什麼關係?北島寫給遇羅克的詩所說: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個人」。
遇羅克在文革期間,撰文反駁「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出身論,他又何嘗想到這樣就會被暗殺?在那風風火火年代,敢發出反對聲音,即是勇者,那麼,李被訓誡後,沒有好好反思悔過,接受雜誌訪問更說了一句引起民意海嘯的話:「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在最壞的時代,我們也只想做一個更好的人。李文亮在醫者崗位內,在病床上,還想着康復後再回疫情恐怖的環境內盡責,好人也不外如是吧。
李是否吹哨者是否英雄,不值得花太多精力去爭辯,也沒人能定義。說到底,如果李文亮只是無意中當了吹哨者,無意中當了英雄,無意中跟他七位醫生朋友在群組互通疑似有新病毒,就這樣,只是這樣,就給公安帶走,寫悔過書,所牽起的民憤,豈不是更厲害?
「如果官員們早點披露有關疫情的信息,我覺得情況會好得多。應該有更多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那麼正常的言論,依然對體制內改善寄予厚望,完全沒推翻什麼的意思,最後得到這待遇,那是一帖對全民最具威嚇性的警告:疫情不來找你,政治也會來找你,只要你想做個好人,做個還有道德,還相信專業的人,你無意犯罪,罪名也會找上門啊,普通老百姓!
是的,中國不需要英雄,那麼多維權律師被抓去了,依然可以認為他們是為自己謀利益的滋事份子,而一個普通老百姓,剛好是醫生,剛好說了人話,剛好不幸死去,眾怒才更沸騰出軌,否則,怎麼會有一線藝人如章子怡,也怒批那張訓誡書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