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患者初期沒發燒武肺潛伏期可達24日

近半患者初期沒發燒
武肺潛伏期可達24日

武漢肺炎疫情繼續在全球擴散,兩岸四地確診個案已突破4萬宗,為40,261宗。由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研究論文,得出最新臨床表現,患者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僅43.8%在早期有發燒症狀,甚至不排除存在「超級傳播者」。換言之,患者不但可以毫無症狀而到處「播毒」,就算隔離14天後仍有機會傳染他人。另有內地專家研究指,武漢肺炎患者除了肺部受損,也有機會損害腎臟,繼而導致多器官衰竭而致死。

新浪網最新疫情統計,截至昨晚9時,兩岸四地昨新增3,011確診個案,死亡增至909人,其中重災區武漢共871人死亡。世衞組織先遣組昨抵北京,協助調查疫情。由鍾南山及37位專家共同撰寫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前日上載到醫學研究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論文對1,099宗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個案來自全國31省市共552家醫院。研究顯示,樣本中43.95%是武漢居民,僅1%左右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31.3%患者到過武漢,71.8%患者曾與來自武漢的人接觸,調查證實有家庭聚集性發病、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等,同時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

全國防控武漢肺炎,重慶有企業在大門口安裝自動噴霧器對員工作全身消毒。

屬個別例子不普遍

論文又提到,患者潛伏期最短0天,最長可達24天,中位數3天,除了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研究人員還在部份患者的糞便樣本、胃腸道、唾液或尿液等檢測到病毒。症狀方面,最常見的包括出現發燒(87.9%),咳嗽(67.7%),但就診時有發燒患者不足一半(43.8%)。目前全球多國實施的隔離措施,均以14天作為隔離標準,但論文所指患者潛伏期最長達24天,意味患者即使隔離14日,仍有機會到處「播毒」。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杰被問到24天潛伏期是否具普遍性,他表示仍是個別例子。中國首席流行病毒學專家曾光則稱,在大數據分析中,這個特長的潛伏期24天,可能對臨床指導意義並不很大,也不會因此調整自我隔離時間。基於目前的流行病毒學調查,潛伏期1至14天,多為3至7天,故內地制訂自我隔離14天。

湖北衞健委兩官員被炒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篇在Medrxiv等待審核的論文也提到,在武漢、黃石和重慶的59名患者中,患者或有廣泛的腎臟損害,多方證據亦表明武肺患者腎功能不全十分常見,甚至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論文建議在確診患者入院第一天起,盡早保護腎臟功能。央視報道也提到保護患者內臟的重要性,作為定點診治發熱病例的武漢協和醫院曾有14名醫護受感染,但近日已全部陸續康復出院。該院呼吸內科周瓊教授受訪講述治療經驗時稱,武漢肺炎主要損害肺部,除了保護肺功能,還要保護患者的心肝腎脾等內臟,依靠自身的抵抗力,一段時間患者是可以恢復的。

昨晚深夜,內媒報道指,湖北省常委會決定,將省衞健委黨組書記張晉和主任劉英姿雙隻免職,外界預計二人是因防治疫情不力被祭旗。而上述兩職位均由近日空降湖北任省委常委的的習近平親信王賀勝兼任。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