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枱麻雀 三人確診西灣河69歲男需插喉

一枱麻雀 三人確診
西灣河69歲男需插喉

【本報訊】繼打邊爐後,另一深受港人歡迎的活動打麻雀亦成為播毒高風險活動。本港昨新增六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其中一名69歲男患者發病潛伏期沒有外遊,惟過年時與太太、外母及多名親友攻打四方城四日,與患者同住的太太和外母亦確診。衞生署承認,打麻雀可與人「密切接觸」,提醒市民可免則免。
記者:于健民 謝明明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於記者會稱,該名69歲男病人本身患有慢性疾病,與太太和外母同住西灣河街長興大樓,1月30日開始咳嗽,2月7日曾看私家醫生,至2月9日因氣促入住東區醫院。

打麻雀成為播毒的高風險活動,衞生署呼籲市民避免落場,減低傳播風險。資料圖片

農曆新年期間竹戰四日

張形容患者現時情況比較差,需插喉,患者太太和外母亦初步確診,現留醫東區醫院。據了解,該名男病人報稱年初一至年初七期間,其中四天與太太、外母及多名親友打麻雀,當時他未有病徵。張竹君提醒公眾,打麻雀除可能身體接觸,參與者亦會高談闊論,算是有密切接觸的活動,可免則免。據悉,該名男病人同時擁有另一物業,西灣河太安樓業主立案法團昨晚張貼告示,表示大廈出現確診個案,報稱居於七樓。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若確診患者與家人同住,未必與打麻雀感染有關,「一齊住,一家人屬緊密接觸者,打麻雀只係咁啱得咁蹺提及嘅活動,食飯都可以導致到」,但他認為應盡量避免打麻雀聯誼。

衞生署證實有患者因打麻雀後集體確診後,油麻地吳松街及上海街一帶的麻雀館昨如常開放,不過有個別麻雀館在門外貼告示,列明客人入門前必須量度體溫,職員再向顧客雙手噴灑消毒搓手液,搽勻才准落枱打麻雀耍樂。現場所見,多間雀館仍有人進出光顧,並無影響雀友落場心情,不過他們大多不願意表達會否憂心染疫。

政府籲戲院K場停業

食衞局長陳肇始稱,本港陸續出現本地感染個案,期望市民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如非必要外出就留在家中,減低傳播風險。她說,未來兩星期是本港抗疫的關鍵期,強烈勸喻戲院、卡拉OK、補習社、興趣小組及會所等多人聚集的場所暫停營業,希望營運者考慮減低病毒人傳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