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個冬天又暖又濕,又即將踏入春天的「回南天」,是霉菌快速滋生及活躍季節,居所近山或海邊的人士更感困擾。家庭醫生表示,霉菌滋生可加劇春天的敏感症病情,免疫力弱人士吸入霉菌更有肺部感染風險,不容忽視,提醒市民做好家居防霉措施,包括使用抽濕機及保持廁所、廚房環境乾爽,向霉菌「Say No」。
記者:梁麗兒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霉菌屬真菌,為本港常見致敏原,本身有過敏症人士尤其高危,例如鼻敏感、氣管敏感、眼敏感、哮喘或濕疹病人等,有機會因而誘發或加劇病情,需視乎接觸霉菌的數量多少。另外,由於霉菌或其孢子可釋放毒性、揮發性化合物,健康人士若在太侷促的環境接觸到大量霉菌,都會出現輕微不適如頭痛、流鼻水或咳嗽症狀,可影響日常生活。免疫力弱人士如要接受洗腎療程、癌症病人等,吸入霉菌可增加入侵性感染如肺炎的風險。
清理時要戴口罩
臨床上春天是敏感症高發期,林指不少病人都會因敏感症狀求診,常見致敏原包括霉菌、塵蟎等。間中有病人懷疑因搬屋或做家務時,曾處理發霉的物品,沒戴口罩而接觸太多霉菌後,導致鼻敏感如鼻痕、流鼻水、咳嗽,以及眼痕症狀發作求醫,建議市民平日要做足防霉措施。尤其是清理家居霉菌時,要戴手術口罩、手套及頭套,若雙眼容易敏感最好戴上護目鏡防護,之後換走受污染衣物。
家居防霉措施不可忽略,林稱,室內濕度宜保持介乎30%至50%,市民可用抽濕機幫手。廁所、廚房等容易潮濕的環境,要減少有積水,多開抽氣扇,保持乾爽。洗手盆或浴缸附近包括膠邊位置、毛巾、浴簾及浴室地墊都是常見積聚霉菌的地方,要勤加抹乾、清潔或替換。最好避免使用地毯,預防發霉。本港居住環境狹窄,不少人在屋內晾衫,也會令濕度上升及增加霉菌滋生,宜用抽濕機;晾衫時要打開窗,讓空氣流通。冷氣機、抽濕機等電器的隔塵網,要定期清潔,避免滋生霉菌。使用冷氣機時,宜調校出風位,避免直吹牆身,減少牆身長出霉菌。鞋子使用後,要清潔及完全乾透才放回鞋櫃。
環境保護署去年修訂「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的室內空氣質素指標,包括將霉菌列為新參數。署方建議市民要定期檢查容易潮濕及漏水的位置,盡快處理濕氣、水患問題。如發現有霉味,可留意一些會隱藏霉菌的位置如牆紙背面、地毯底、牆身或傢俬背後。可考慮使用具「HEPA」過濾器的吸塵機作清潔,另建議最好戴N95口罩清理霉菌。若霉菌生長在硬表面或無孔物料上,可用清潔劑及水清洗,然後弄乾。要移除受霉菌破壞的牆紙,應先用稀釋的肥皂水噴濕牆紙表面,以防有塵埃。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