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他人的痛苦 - 楊靜

旁觀他人的痛苦 - 楊靜

世界很快變成科幻小說和電子遊戲裏的樣子:人們足不出戶,依賴外賣和電子辦公解決搵食需求,在依舊寒冷的冬天廝守在卧室床上,抱團取暖。這一刻,請相信你是幸運的,因有太多人此時此刻在世界另一端因着天災人禍,艱難地活着,或者正在死去。

互聯網壓縮時空的能力在今次疫情前格外顯眼,尤其是社交網絡和自媒體影音平台。日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為人所知正因為他在微信群的吹哨,去世後人們又靠他的微博狀態還原他活着時的樣子。視頻平台上本就活躍的一些主播是武漢人,此刻困在江城的他們戴着口罩繼續用電話拍攝直播,空無一人的街道,僅剩的幾個快遞員騎着摩托一閃而過,拍不到的用嘴補充,比如描述空氣中消毒水的樣子,比如忽然死去的朋友的樣子。

語言的力量不亞於影相,還有些武漢人在社交平台記錄自己的每日。有個女孩的豆瓣廣播每一句都是一個噩耗:「封城了。我好害怕。誰能救救我們,媽媽越來越不舒服了。」「我媽媽在辦住院了,既多了份希望但是又多了份擔心。」「我爸做了CT,雙肺感染了。」之後她的父母接連過世,前日再看,她也感染了,她感謝所有聯繫她支援她的網友,留言說想活下去,誰不想活下去呢?

看這樣的消息十分心疼,眼睜睜看一個生命這樣快熄滅,卻束手無策。看多了又覺自責,好像她們不是真的,只是一場災難裏的一個教訓,一個故事。有時運氣不好,還會看到隔壁網頁幸災樂禍的言論,說什麼報應活該,更是氣結。人真是如此渺小,這一時的快樂也許只是運氣使然,然而運氣的決斷並不在人手,還是謙卑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