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肆虐令全球醫療物資嚴重短缺,兩岸企業紛紛將廠房改造轉產醫療防護用品。大陸包括中化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紅豆股份等轉產口罩及防護衣,就連紙尿片廠商也加入口罩生產行列;台灣也有富士康旗下的工業富聯,利用現有資源改產口罩,支援防疫抗疫。但除了防護用品供應緊張,武漢的醫院更出現氧氣供應不足的問題。
中石化子公司易派克庫存大量熔噴布,可作為口罩生產原料,並公開徵求口罩生產機,計劃生產口罩,據稱已找到合適的廠商。中化工子公司昊華科技下屬的瀋陽橡膠研究設計院,僅三天就取得隔離服生產證書,上周三啟動生產程序,目前A型隔離服每天交付60套,B型隔離服正在備產中,預計最大產能可每日達860套。至於蘋果手機供應商富士康,其子公司工業富聯在龍華園區引入口罩生產線,5日首次試產,預計2月底實現日產200萬個口罩。上汽通用五菱宣佈,聯合廣西建工集團改建14條生產線用於口罩生產,包括N95口罩與一般醫用防護口罩,日產量預計能達到170萬個口罩。比亞迪旗下汕尾比亞迪公司新增消毒液生產業務。原本生產紡織品的紅豆股份及水星家紡,也開始生產口罩和醫療防護衣。
武漢醫院氧氣供應見底
此外,上海三槍股份改造內衣生產線轉產防護服,連夜改造生產線,早前將5,000件防護服交往前線,紙尿片廠商「爹地寶貝」研究轉產方案,抽調廠內一半人力生產口罩。另外,湖北省政府近日召開例行疫情發佈會,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表示,全市醫療物資短缺,防護衣只得不足2萬件,但需求接近6萬件防護衣。武漢市肺科醫院院長彭鵬說,目前除了人員、防護用品供應緊張外,還有另一顯著問題就是氧氣供應量緊張,「因為重症病人是百分之百吸氧」,而病危的患者對氧氣有更多的需求。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