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批患者 逾四成醫院內中招

武漢首批患者 逾四成醫院內中招

【本報訊】本港公立醫院口罩等保護裝備緊絀,加上有病人隱瞞外遊史,令醫護人員擔心受感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專家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研究報告,分析該院在疫症爆發初期接收的138名武漢肺炎病人,當中高達57人(41%)是在醫院內透過人傳人感染,包括40名醫護人員及17名其他留院病人。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是湖北省武漢市主要三級教學醫院之一,是疫症爆發初期其中一間主治醫院。研究分析138名1月1日至28日入院的病人,平均56歲。病人中有57人(41%)推斷在醫院受感染,當中包括17名其他留院病人,有七人屬外科,五人屬內科、五人屬腫瘤科。另外推斷在醫院感染的40名醫護,有31人(77%)在普通病房,有七人(18%)在急症室、兩人(5%)在深切治療部工作。

病毒院內傳播 醫護高危

研究發現,一名腹痛病人入住外科病房,推斷有超過10名外科醫護人員被該病人感染,同病房最少四名病人也中招,所有人都有非典型腹痛症狀。該四名被傳染的病人,當中一人同時有發燒症狀,留院期間確診其後隔離;同病房三名病人也相繼發燒及確診。

研究指整體病人症狀主要是發燒(99%)、疲勞(70%)、乾咳(60%)、肌肉痛(35%)及呼吸困難(31%)。有一成病人在發燒及有呼吸因難前一至兩日,有腹瀉及惡心症狀。電腦掃描顯示,所有病人兩邊肺有陰影或磨沙玻璃症狀。

報告顯示,有36名病人(26%)需入深切治療部,因他們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61%)、心律失常(44%)、休克(30%)、急性心臟受損(22%)。他們平均66歲,較不用深切治療的病人年長,也較多有長期病患,出現腹痛及厭食症的比例較多。有47%人要插喉,當中四人要用人工肺,他們由病發至入深切治療部平均相隔10日。

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表示,部份病人症狀非常輕微,或是因其他疾病入住外科或骨科的病人,有機會令醫護人員疏於防範,沒採取足夠感染控制措施,如及早隔離病人,令病毒在醫院內傳播。本港醫管局必須確保醫護人有足夠防護裝備,否則會增加醫護人員感染風險。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