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舌尖上的霓虹

【飲食男女】舌尖上的霓虹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人雖已歿,文學巨匠於百多年前撒手塵寰,卻遺留字字珠璣,警世,啟迪。

古往今來,甲龍古道上的無數足迹如雪泥鴻爪,古道的命名由來卻在歷史中留下蛛絲馬迹,其因甲龍村而得名,是香港其中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連接着甲龍和荃錦坳,是昔時元朗八鄉、石崗一帶鄉民來往荃灣的必經之路。

據說甲龍村已然經歷了二百多載風霜雨雪。小徑,花崗岩梯級,被鬱鬱蔥蔥的樹蔭包圍着,林內遍地草木繁茂,走在林徑中,沁涼舒適,累了可倚樹休息,熱了有大樹遮蔭。

錦簇花團朵朵壓枝低,四時山色各有雅致:春,萬物始生,其色蒼蒼;夏,萬物盛壯,其氣昊昊;
秋,萬物成熟,皆有文章;冬,陰氣在上,萬物伏藏。

南宋古人以 「五光徘徊,十色陸離」,寥寥數字描繪絢爛的雲彩自山間飄出,景色鮮艷富麗,燦爛耀眼。

多姿多彩的醉人美景,讓人眼花繚亂,幾近難辨色彩,因此老子曾言「五色令人目盲」,盲,可能世人過於迷戀表象,忘卻近山遙水皆有情。

小店門外就是錶位停車場,吸引不少駕車人士。

梁恩已經年屆九十九,卻中氣十足。

小店雖舊,但菜式及飲品都頗創新。

樸實而無華

情尋處處,處處尋情,依傍於甲龍古道翠山青林之間,一道暖暖的霓虹擱在樸實無華的恩記茶餐廳,亦懸在街坊鄰里的心頭,那道霓虹便是其招牌菜式──七彩飯,共有七款餸菜放在白飯上,分別是雞翼、雞蛋、火腿、餐肉、紅腸、特製梅菜豬肉、咖喱雞,餸菜極之豐富,每一碗都是常滿,望着,心中也覺得特別的暢快。顧名思義,老闆梁恩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茶餐廳,客人和夥計都稱呼他「阿公」,他憶述:「以前,未轉型做餐廳,已經有賣飯,款式好少,因為我同熟客關係都好好,就由得佢哋自己放餸菜,餸菜多自然顏色豐富,最後變咗七彩飯。後尾,愈望愈發覺顏色好似好繽紛,好吸引,就叫做七彩飯。餸仲多過飯,差唔多睇唔到飯。」一碟這麼豐盛的飯菜,索價僅四十多元,好讓平民百姓都有機會品嚐這道彩虹,性喜平淡的梁恩不愛將事情弄得複雜,民以食為天,百姓只望吃得開懷飽肚,他自己亦樂見客人暢快大嚼。幸福,建築在對方的快樂上,原來,生活的每分每秒可盡在笑聲中輕輕地流過。

兄弟二人一個外向;一個內斂,正互補不足。

水煮魚因為是後來加入,配料由重慶入貨。

七彩飯賣相吸引又飽肚,是小店的招牌。

彩色,不單單呈現於七彩飯,店舖外觀同樣五光十色。牆上餐牌羅列多款飲料,大字顏色各異;水吧霓虹彩燈閃個不停,讓人目眩神迷;甚至,每個水杯都有不同顏色,堆叠起來像是豎立向天的彩虹,日光曬在半透明的杯子上,於桌子投射了幻彩般的剪影,隨着日光轉移而緩緩挪動。影子,倒是自得其樂;人,卻如鐘上秒針不停繞圈子,忙不停。從事飲食行業,難得可以靜下來的時候,便是退下來的日子,年紀老邁的老闆梁恩現已退休,生意傳承予兒子打理:「正式嚟講,係由第五跟第七個仔經營,我都老啦,就放手交咗畀佢哋打理,第五個仔中途幫手之後轉型做餐廳。」

五十多年前,恩記是一家士多,本由梁恩的妻子王月娥經營。那時,梁恩並未掌廚,而是在英軍軍營中掌管滅蟲之職務。當年但凡蛇蟲鼠蟻擾民,便帶同工具和下屬出動,後來,舉家更從香港仔遷入元朗以便工作。賢慧的梁太處處為家人設想,省吃儉用,將家用儲蓄下來,60年代在錦田上村買了一間七百呎房子,用作經營士多,賣雜貨、乾貨、日用品。70年代,梁恩從軍營中退役,便索性與太太攜手打理士多。「經營士多嗰陣,唔係太多客,好清靜,無人食嘢,搵個人都難。記得,嗰時我哋賣三毫子杯奶茶咖啡。」

窩蛋免治火腩飯是自創菜式。

水煮魚十分足料。

水煮魚於冬天十分受客人歡迎。

胸懷坦蕩蕩

將近耳順之年的梁偉儀,現時接管了恩記茶餐廳,嚮往簡單生活節奏,平平淡淡地過好每一天。附近的村民都親暱地稱呼他作偉儀,或許,自小成長於綠意盎然的郊野,上山下海看遍了大自然的無常,培養了「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的豪邁,胸懷自然也坦蕩蕩,有着一股城市人沒有的氣度和胸襟。而且,梁恩夫婦育兒方式崇尚自然開放,任由子女喜歡玩甚麼就玩甚麼,喜歡怎樣過日子就怎樣過,沒有甚麼由父母加諸的壓力和束縛,統統讓子女自由發揮。孩提時代的偉儀猶如野孩子般天生天養,赤着腳在山巒叠翠中成長過來,日走三四公里上學,放學回家。課後便到山上嬉戲,溪澗游水,捉蟲踢波。大自然生活環境培養了他本已旺盛的運動細胞,中學時開始參與田徑比賽,更在十九歲時獲選「初級田徑男子最佳運動員」。畢業後,偉儀一面工作,一面當運動員,他曾任職銀行工作,當過保險從業員,奈何職場生涯載浮載沉,最終決定回來接管家業——恩記。

小店亦有售燒味飯。

小店上方都掛有這種老套又地道的燈箱。

午市過後,大家都可以休息一下。

數前塵,總會無意中發現一些微妙巧合,士多開張當兒,剛巧偉儀呱呱墜地,他當然記起那時正是一九六零年,「隔咗都成十幾年之後,我都大個,一九七幾年左右香港開始蓬勃,雖然係彈丸之地,但係有地方,有人生活,就總會有一日會開發。我哋大概係三十年前左右,由士多轉型成為茶餐廳。煮就唔係我哋煮,我哋主要負責試味,出菜由師傅負責。有部份街坊,認為附近食飯可以多啲選擇,更加多元化;另外,有啲客人揸車經過嘅時候,可以歇一歇腳,同埋多一個選擇。本地做勞動行業嘅工人揸車經過,可以飲杯水,食個公仔麵。因為附近嘅人都偏向鍾意食濃味,所以餸菜味道都會投其所好,相對煮得濃味啲。」

恩記的出品,口味比較濃郁,窩蛋免治火腩飯有別於一般的窩蛋免治牛肉飯,廚師特意加重味道,味濃,並用上新鮮脆皮火腩,以菜粒緩和熱氣感覺。此外,還有近年才推出的水煮魚,全賴有一名員工在四川長大,因利乘便,材料都是從重慶運過來。製作水煮魚可分為兩個部份,骨腩先煮,魚片先切薄片,因為不能煮太久,所以起菜後才下鍋烚熟。特飲亦有特色,偉儀如數家珍:「例如鹹桔蜜,係用過年桔曬乾水分,用鹽醃足三年。仲有,涼粉係村民自家製嘅涼粉,係用真草,真材實料,唔係用罐頭。」

店外也設有座位,男士最愛。

菠蘿冰(左)及涼粉奶茶(右)在特飲中最受歡迎。

人有所不為

走在人生分岔道,無論朝東南西北哪一個方向進發,總避不開取與捨的選擇,捨了多少?取了甚麼?直至現在,偉儀始終沒有捨下運動的理想,他一直當田徑教練教學生跑步,當沒有課時便回來恩記,他想能夠幫得多少就多少,不勉強,不吃苦,難得從容自在地幹活。近幾年,偉儀多了回來,因為年紀大,外面比較少工作,他通常早上五時起床,噠一聲扭開煮食爐,直至夥計回來上班,就坐在櫃面收錢。偉儀坦言:「經營恩記同我嘅長跑理念一樣,開一間餐廳能夠存活咁耐,亦需要有相對耐性。」不過,長跑,儘管跑得多麽遙遠,灑下的都是獨個兒的淚與汗;經營家族生意,親人默默地伴身旁一同走下去,梁恩步入暮年,身為兒子的偉儀都會從旁攙扶父親的每個步伐,晚上都會去陪伴他。梁恩笑逐顏開地道:「梗係開心啦,退休去得邊度?近呢十年嚟,都似老頑童,好似小朋友。有十個夥計,每一個都好好,會沖茶畀我,知道我鍾意食咩,有客人嚟到又可以傾偈,退唔退休都無咩分別。」客似雲來,鍾愛遊山玩水的周潤發更是座上常客,經常來探望老頑童梁恩。

生意經,不外乎一本萬利,唯利是圖,然而梁恩認為做生意要過到人,過到自己,勿欺騙別人,教導子女良心生意,堅守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非禮勿動,偉儀直言:「如果你做一盤生意所賺到嘅錢,係憑良心賺錢而去享用,就會開心好多,呃人錢用到都唔安心。」再多的金錢,亦買不到生命中愜意的彩虹。平平淡淡,原是一種好福氣,偶爾,彩虹不期然會出現在你的周遭。

發哥是熟客,經常會來探望梁恩。

恩記茶餐廳

地址:元朗八鄉錦田公路上村12號A
電話:2488 5500
營業時間:7am-9pm

撰文: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編輯:潘惠卿
美術:魏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