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罩 - 王偉雄

口 罩 - 王偉雄

武漢肺炎迅速蔓延,令全球口罩短缺,上星期內子在香港的家人告急,說買不到口罩,囑我們在美國買些寄回香港。內子二話不說,立即出門搜購,才發現有不少店舖的口罩已賣光了。我們家住北加州一個只有約十萬人的小鎮,華人不多,沒有發現武漢肺炎感染個案,街上亦不見有人戴口罩,可想而知那為數不多的本鎮華人早已出動買口罩,應該主要是寄給在中國的親友。

猶幸我們還不算太遲,內子花了四個小時,到過七間店舖,終於買了五十多個N95和七百個普通口罩(surgical mask)。七間店舖中有些沒貨或只有中國製造的,有非中國貨的,內子不好意思一個人買光店內存貨,留一些給其他人買,所以去了幾間才買到那七百五十多個口罩。這個量聽來很多,但我們留下一些以備不時之需,寄到香港分給幾個家人的,也只是每人一百幾十個而已,大概只夠用一個多月。

在其中一間店舖,內子遇到一對正在買口罩的夫婦,男的是白人,女的是菲律賓人,兩人即將要到菲律賓去,決定帶些口罩,以防萬一。內子跟他們聊了幾句,談到自己不買中國製造的口罩,他們問何解,內子便做出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大數中國產品如何沒有品質保證,還說了曾有中國商人搜集用過的口罩翻新再賣。這對夫婦看來是以後都不敢買中國製造的口罩了。後來他們又談到如何戴口罩,原來這對夫婦以為口罩兩面都可用:防被感染時有吸水層那面向內,自己有病以免感染他人時則反過來戴。內子連忙說錯錯錯,口罩只有一個戴法,無論是防被感染還是防感染人,吸水層那面都是向內,否則更容易沾黏細菌病毒,增加感染機會。這對夫婦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不知道算不算是出門遇貴人?

我說內子搜購回來的口罩留了一些給我們自己,以備不時之需,那是不是過慮了?美國現時只有十一宗感染個案,但其中六宗是在加州,這六宗有四宗是在三藩市灣區,距離我家只有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算是近了。只要我居住的小鎮有一宗感染個案,我出外便可能要戴口罩,例如去比較人多的地方;我任教的大學有中國留學生,如果其中有人受感染,我恐怕連教書時也要戴口罩。因此,有些口罩存貨會比較安心。

不過,我不太擔心,更談不上恐慌。我居住的地方人煙不稠密,而我是「宅老」,大部份時間留在家裏(更準確說,是書房),出外則自己開車,不用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所以甚少與人接觸。至於教書,每星期只是三個早上有課,留在大學校園的時間總共不超過十小時;萬一真的有學生受感染,我戴了口罩,盡量與人保持距離,勤洗手,感染的機會是很微的。

口罩雖然有保護作用,但也可能給人錯誤的安全感(a false sense of safety),以為戴了口罩就十分安全。其實戴口罩只是其中的一層保護,而且要使用得恰當(戴上和脫下都要依正確的方法),方才有效。戴口罩還要配合勤洗手,不摸臉揉眼,盡量少到人多的地方,才可以大大減低感染的機會,所以說只是其中的一層保護。

早前劍橋大學病毒學家Dr. Chris Smith接受新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NZ)訪問時說,大多數人用的普通口罩形同廢物,完全沒有作用("Those face masks are absolute rubbish and they do nothing.")他建議與其花錢買這種口罩,不如將錢用在其他有用的地方或享受一下,例如買啤酒喝。不過,他補充說,如果戴口罩令你感覺良好一些,那也算是有些效用,而且戴口罩的人令別人特別提防,那也會起一點作用。Dr. Smith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如此說,想來不會是信口開河、無的放矢;我剛才也指出,不是戴了口罩就十分安全。然而,說戴口罩完全沒有作用,一點也沒有("do nothing"),我認為是太誇張了。專家也不能盡信,但戴口罩也非百分百安全;一切小心,盡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就是。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