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彈劾審訊雖然告一段落,但曾在克林頓時代擔任司法部發言人的戈登(Michael Gordon)指,彈劾特朗普已不再是歷史性時刻。而鑑於美國社會越來越分化,未來彈劾總統只會變得更平常。
彈劾是美國憲法中制衡總統的最後手段,在美國獨立至1999年民主黨總統克林頓被彈劾前的200多年來只發生過兩次。然而,美國貧富懸殊近年不斷擴大,拉開社會不同階級、以至城鄉民眾之間的差距,造成社會撕裂,民主、共和兩黨的鬥爭亦隨之加劇,雙方都更傾向彈劾對方的總統。
倘連任料作風不變
事實上,自克林頓避過彈劾下台後,國會彈劾總統的呼聲幾乎每屆政府都存在。先有喬治布殊2003年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出兵伊拉克卻一無所獲,被質疑非法動武;其後又有共和黨員指斥奧巴馬虛報自己在美國出生,揚言要彈劾;最近則有身陷「烏克蘭門」醜聞的特朗普被眾議院彈劾。
政治學家羅澤爾(Mark Rozell)認為彈劾平常化不一定是壞事,好讓總統更注意自己的憲法權限和避免具爭議的言行。美國大學政治科學教授瑟伯(James Thurber)則指其實美國人都視彈劾為大事,不希望經常發生,故質疑兩黨以彈劾互相攻擊的成效,但又估計特朗普今年大選成功連任後做事作風不會改變,因此若民主黨成功保住眾院控制權,勢再策劃另一次彈劾。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