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打擊本港經濟之際,本港有銀行跟隨澳門政府推出按揭「供息不供本」計劃,當中中銀香港(2388)最長可以達12個月,以400萬元貸款額計,半年內可減少支出約5萬元,惟計劃竟不適用於按揭保險及發展商二按等,加上其他銀行亦只是研究階段,業界料實際受惠人士並不多。
記者:陳洛嘉
香港惠民措施再慢澳門一步,澳門周一宣佈銀行可實施「供息不供本」後,金管局即向本港銀行「開綠燈」。中銀公佈,向較受疫情影響的樓按客戶提供「供息不供本」安排,客戶需供款1年或以上,且過去12個月還款紀錄正常,為期6個月,期滿後可申請再延長6個月,最長共12個月。
未有太多銀行跟隨
中銀發言人回覆指,安排旨在紓緩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現有個人及工商客戶每月供款壓力,包括零售、餐飲、運輸、旅遊酒店、娛樂服務等,但計劃並不適用於未補地價公營房屋、按揭保險計劃、涉及發展商二按及公務員貸款等。換言之,安排只適用於承造最高六成按揭上車客,而近年大部份購買600萬元以內物業,申請按保借足八成上車的業主並未能受惠。
假設去年買入700萬元樓宇、承造六成按揭,以按息2.25厘計,供樓1年後目前尚欠銀行貸款約400萬元,若然6個月還息不還本,月供僅約7,690元,較原本月供1.6萬元減少近半,粗略估算半年內可減少支出約5萬元。
此外,金管局及銀行公會昨先後鼓勵銀行考慮採取類似行動,為市民和企業應對疫情提供適切的支援,共度時艱,惟未有太多銀行跟隨,滙豐發言人未有直接回應會否推出,僅指出早前已宣佈了多項紓困措施;恒生(011)指會研有關方案可行性;渣打表示正研究不同紓困方案,詳情容後公佈;僅得東亞銀行(023)指符合一些既定要求下,容許個別客戶申請「供息不供本」或進行貸款重組等。
業界:實際幫助不多
星之谷按揭行政總裁莊錦輝表示,中銀是次安排並不包括承造按揭保險,以及申請發展商二按的按揭客戶,且需要已展開供款1年或以上,限制較多。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亦認為,安排對市場的實際幫助未至於太大,希望銀行會有其他優化措施。不過,她認為「供息不供本」始終有助穩定樓市,否則一旦出現裁員潮,或會出現斷供情況。多個中小企老闆都對計劃不感興趣,雖然短期內降低還款額,但總還款額無變,他看重息口多於此類還款方式。更有老闆指,生意看不到將來,若真的要借錢吊命,寧願結業止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