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達人】
2019年是高達面世40周年,慶祝活動延續至今。那邊廂日本人努力做1:1高達,這邊廂香港其實都唔弱,早在去年,五位Lego癡漢就花了近半年,砌出五隻1米高的高達和自護機體,到日本Lego界盛事Japan Brickfest(JBF)2019參展,更厲害的是全部只靠雙腳站穩,難怪活動發起人史Sir也得戚地說:「只靠雙腳站得穩,而又有1米高的Lego高達,全世界應該只有五隻,就是你眼前這五隻!」
史Sir、Herbert、山神、Tim和Jacky,五人都是Lego迷兼高達迷,而且砌Lego經驗豐富,在香港和日本都曾有高水準作品展出,不過今次就可算是最高難度一次。
高難度 手持武器企得穩
史Sir說:「事緣2018年玩完JBF後,我覺得要在2019做一件讓人『嘩』一聲的事,就想到要用Lego砌高達,而且不能只有我一人。」一呼竟然「四應」,團隊眾人二話不說就說參加,「一個人砌可能有,但要五人一起砌就相當大困難,想像出來的效果也會很震撼。」他說。「那一刻大家還未知要面對甚麼問題,還越講越開心,但到落手砌時卻遇上不少難題。」結果每個人都用了多個月砌出自己作品,雖然大家也以1米高為目標,但由於結構、比例和機體都有些差距,每部機都各有特色。
除了五人齊砌,不靠支架,只靠雙腳站立,也是今次計劃的重點和難度,「1米高更要不用腳架站立,重量是最大挑戰,要外觀漂亮,又能有一定的姿態站立,有些更要拿武器,真的很難。」 他們說。從他們的作品可見,機體由骨架及外殼組成,關節位更可調整移動,所以感覺不是一般Lego砌的「雕塑」作品,而是充滿機械感的機體。
Technic加持增機械感
「雖然我10年前砌過,但今次就加了較新的Technic件作骨架,有些位置更用上新的油壓件,令可動性和機械感更高。」史Sir說。「因為大部份團員都未砌過,所以大家都會不時交流心得。好像Jacky砌Technic方面會較強,他研究過便會跟我們分享。」其他人說。
說到日本參展,他們就不約而同說了一件難忘驚險事,「有個小妹妹看到新安洲就很興奮,差點撲過來,幸好我們第一時間阻止,虛驚一場。要是她真的撲過來,相信五隻都會一齊倒下,因為它們放得很近。」他們說JBF也十分欣賞他們的作品,本來要放在桌上展出的,也特別安排位置讓他們在地上展出,更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一睹作品們的英姿。
史Sir
Lego年資:20年
作品:S Gundam
製作時間:6個月
「最喜歡就是S高達的重型設定,但其實今次選錯了題目,因為它本是太空操作的,不受地心吸力影響,沒太多重心上的問題,但真的砌出來卻是很受地心吸力影響,困難很大。」
山神
Lego年資:10年
作品:新安洲
製作時間:8個月
「本身這機體很優雅,形態有點像中世紀武士盔甲,雕花和裝飾都要很突出,線條也較收身流線形,所以比較花時間。」
Herbert
Lego年資:5年
作品:Nu Gundam
製作時間:4個月
「中學看《馬沙之反擊》就愛上Nu Gundam,超喜歡它的飛翅炮,如要砌1米Lego它一定是不二之選。今次無論比例和外形都幾滿意,最初希望它的觀感不像Lego而是機甲,結果也能做到。」
Tim
Lego年資:10年
作品:大魔
製作時間:6個月
「主要是希望向特別的顏色着手,所以選了紫色的大魔,感覺會比較特別,不過紫色零件較少有,一盒套裝可能才有十多粒,而這裏至少用了幾千粒,所以要去很多店舖購買,成本較高。」
Jacky
Lego年資:5年
作品:獨角獸高達
製作時間:6個月
「我就是喜歡獨角獸高達發光的設定,本來更想砌變形的,但太複雜,最後只能砌已變形狀態,但已經相當困難,一來要有燈,二來要留一些透明位,令砌的地方更多,大多也要砌兩層結構,整體上變得更重。」
記者:韓繼聰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