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宣佈武肺為緊急事件」免淪第三世界 華向世衞施壓

「不能宣佈武肺為緊急事件」
免淪第三世界 華向世衞施壓

【肺炎大爆發】法國《世界報》報道,中國曾施壓阻止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為的是證明中國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有能力獨自處理公衞危機。

法國《世界報》指,中國向世衞施壓的目的是證明自 己有能力獨自處理武漢肺炎危機。互聯網

新型冠狀病毒自去年底在武漢引發肺炎疫情,世衞緊急委員會於1月23日暫不建議世衞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宣告「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PHEIC),引來批判。隨着疫情逐漸擴大到全球各地,且出現人傳人病例,世衞到1月30日才宣佈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

《世界報》上周刊登一篇文章指,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世衞依據國際衞生條例組成緊急委員會,集合15名委員和由世衞總幹事從國際衞生條例專家清單中挑出的六名顧問,其中多數是傳染病及傳染媒介專家,還有一名航空醫學專家、一名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代表;在顧問群中,有一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醫學負責人和一名世界動物衞生組織(OIE)部門主管。委員會主席由法國前衞生官員胡辛擔任。

委員會意見兩極

在1月22日、23日會議中,譚德塞邀請了最受疫情影響的四個國家的大使,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緊急委員會,包括中國、泰國、南韓及日本。兩個消息來源透露,就是在這個場合,中國代表似乎向委員會及譚德塞施壓,聲稱「宣佈『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是不可能的」,且會中爭論非常激烈。文章指出,世衞承認會中意見分歧,以及胡辛在首次會議後提到正反意見各佔一半,這種情況在這個機構內部並不常見。

兩日會議後,在中國及中國盟友明確反對下,譚德塞決定暫不宣佈「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

一名熟悉內情人士分析:「這並不是說中國當局把疫情嚴重性輕描淡寫,這點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官方匯報後採取的激烈措施就可看出,中國當局斷言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到這種程度,幾乎是一項挑戰,但當局也調整了外交方向,遵從一個新的信條:中國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

這名人士聲稱:「重點在於證明中國現在擁有獨自管理公衞危機的能力,這是與當年沙士疫情爆發時最大的差異。現在是中國人在隔離病毒,排出基因組序列,並在國際期刊中分享、公佈。」

世衞宣佈「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可能導致人、貨物和運輸遭受限制,中國及其盟友都不會樂見。譚德塞的選擇也是想找到與中國的妥協方案,因為當時他希望正式訪問中國。

世衞總幹事譚德塞

世衞:疫情未算大流行

世衞被指偏袒中國,並非沒有原因。對上一任總幹事,正是由中國推舉、2003年香港爆發沙士期間任職衞生署署長的陳馮富珍。至於2017年接棒總幹事的譚德塞,祖國埃塞俄比亞正正是中共「一帶一路」模範國,推舉他出選的非洲聯盟亦是由中共扶植。

另外,世衞全球傳染病風險預防部負責人布賴恩德昨日表示,武漢肺炎疫情尚未構成「大流行」,而是處於「傳染病的多重病灶階段」,現時首要做的是遏止病毒傳播。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