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的大問題是口罩在哪裏。也就一週時間,口罩脫銷,不停有人整理出實用信息:有多少種口罩、哪種實用、還可以在哪裏買到,最後一條還會貼心附上很多網絡鏈接。但是等到你看到再點開鏈接,每一家都售罄。
這樣試了好幾次,我忽然發現基本上每個不是連鎖店的賣家地址都在工廠區,索性在谷歌上用「口罩+葵芳」、「口罩+觀塘」、「口罩+火炭」這樣搜索,居然真找到幾家專供建築工程安全用品的香港代理公司,更好命是打過去有兩家還有少量存貨。
「你要8201是嗎?」或「現在只有0-4歲」,但經過這週洗禮,我已經不需要翻譯,十分明白對方在講哪款產品,連忙訂貨,又怕單小對方不接,又怕太貴──奇貨可居,price.com.hk一盒20隻N95已經標價到360,還都售罄。誰知這兩家都是良心店,全都原價出貨,才一百出頭,每人限購兩盒,「抱歉不能給你賣太多,希望能夠幫到更多市民,共度難關。」
訂好貨就可以上門提,去到工廠大廈,那是間小公司,但五臟俱全,大概有十個格子間,一旁是小倉庫,我進去十五分鐘,辦公室幾條電話響個不停,工作人員不停對着電話說sorry,已經無貨可訂,也不知道下一批幾時來港。這家店也賣防護面具,可以搭配N95棉芯使用,其實性價比更高,但大部分人可能怕面具外觀太誇張,加上蒙面法的餘威還在,反而無人問津。
到下午公司就全部下班,已經無貨可賣,這時才到的幾個客人只能白跑一趟,但樓下保安老伯又來支招:「這家店是從泰國進口泰國貨,我女婿在泰國做物流生意,現在可以幫香港市民從泰國百貨公司買口罩,先寄到曼谷他公司地址,再集運回香港,五天差不多就送到家。」大家紛紛拿出電話抄寫這家曼谷小公司的電話地址和網站。
回家看內地新聞,有人批評武漢紅十字會能力不濟,人手有限,無法即時配送各地運來的大量醫療用具到各家醫院,還好有武漢市民自發組織車隊,輪番更替用私家車把口罩運去醫院,順道接下班的醫生去附近酒店休息──酒店也是免費營業。
這也許是這週最讓人欣慰的一類新聞,在所有失望之下,還有民間智慧可以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