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題】《克勞斯》《隻手探險》搶攻奧斯卡愛在麻木蔓延時

【娛樂專題】《克勞斯》《隻手探險》搶攻奧斯卡
愛在麻木蔓延時

【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之最佳動畫】如果不是入圍了今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我肯定不會留意到《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Klaus)和《隻手探險》《I Lost My Body》,畢竟,兩齣都不是美國出品。
撰文:月巴氏

除了動畫迷,動畫在香港,從來都不是話題──除了迪士尼和彼思以及夢工場這些美國製品。這自然是市場問題(是否一種霸權?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列),好彩,他們在佔有市場優勢下,還有心製作一些大人細路都啱睇的動畫,只是,久而久之,我們對動畫的認知,便會被規限。


剛剛在第47屆安妮獎橫掃七項大獎的《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Sergio Pablos作品。Sergio Pablos是誰?香港人應該不會識,但其實生於西班牙馬德里的他,正是《壞蛋獎門人》故事創作人。

《隻手探險》是關於一隻斷手回到主人Naoufel身邊的故事,完美地結合了真實與虛幻。

《克勞斯》創聖誕老人史

作為Sergio Pablos首齣執導的動畫電影,其實是將聖誕老人的誕生傳說再講一次,只是當中夾雜了大量創作:一個出身自郵政世家的有錢仔Jesper,被老竇勒令前往孤島Smeerensburg,如果一年內不能經他手寄出六千封信,就不能承繼家業。這個起圍,奇特但不算有趣,但越看下去,才發現Sergio Pablos心思:島上住了兩個部族,世仇,終日打打殺殺。當中有兩個島民遺世獨立,一個是Alva,一心來島上教書,但基於島民不讓子女受教育,她只能靠劏魚維生;另一個就是Klaus,克勞斯,樵夫,孤獨地住在島的最北邊,直至遇上Jesper,他開始把自己製作多年的玩具送給島上小朋友,Jesper趁機叫小朋友們寫信,將自己想要的玩具寫在信紙上,再由他交給克勞斯;而因為要寫信,就必須識寫字,於是Alva終於得償所願有得教書──愛與知識,開始在島上散播,問題是,那兩個部族不能接受沒有仇恨的生活,試圖毀掉克勞斯的心意心血──孤獨的克勞斯為何會製作那麼多玩具?到最後,聖誕老人怎樣誕生已不是重點,真正重點是,各人如何去重拾愛,回應愛。

《克勞斯》還是很迪士尼。如果說這是一齣迪士尼出品,大部人都會信,事實上,Sergio Pablos曾在迪士尼工作過。角色的誇張外形,帶有極濃美式風格。

《克勞斯》中女角Alva打算教書用愛消弭仇恨,更與郵差Jesper產生微妙的感情。

《隻手探險》用斷手作隱喻

《隻手探險》就肯定不是迪士尼、彼思或夢工場會拍的題材,因為細路肯定睇唔明。這齣法國動畫,分成兩條故事線:一邊是Naoufel,小時候的他夢想做鋼琴家和太空人,雙親死於交通意外後,他只能做一個失意外賣仔;另一邊,一隻斷手,千辛萬苦從實驗室逃脫,度日月穿山水只為回到主人身邊,而主人就是Naoufel……Jeremy Clapin完美結合真實與奇幻,交代了一個寂寞青年的成長、回憶、悔恨以及對愛的追逐,那隻斷手,既是一個說故事的懸疑工具,也是一個隱喻,隱喻Naoufel的所有美好過去──這隻手,曾陪伴他成就很多事,但不代表他就能抓緊命運,當命運突然奪走一切美好,他只能用一種放棄的心態面對未來,直至遇上愛上一個名叫Gabrielle的女子……《隻手探險》的重點同樣是,怎樣重拾愛,回應愛。生活可以殘忍,但人不可以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