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前,本地已有14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醫護人員在保護裝備緊絀下搵命博,甚至無可奈何計劃罷工,但政府依然堅拒全面封關,佛系地只依賴病人誠實報告病歷與遊歷。《蘋果》分別訪問了站在抗疫戰線最前的救護員、急症室醫護及隔離病房護士,理性分析現時安全漏洞,同時也吐露愁緒;他們擔心自己,但更憂慮家人的生命安危,每次回家都是一場賭博。各人入行初衷為救急扶危,如今卻被迫以停工換取港人更大福祉。
記者:陳詠恩
攝影:董立華 謝榮耀
在公立醫院急症室工作的護士Winston(化名)與醫生Horatio(化名)向記者大吐苦水,直斥現時醫管局靠病人誠實報上遊歷及病歷的制度絕不可靠。Winston說,急症室內不是每位醫護都有足夠保護裝備,只有分流站與負壓大堂護士有保護衣,若病人有武漢肺炎病徵或曾到內地,就會被安排到負壓大堂等待,否則就與一般病人和僅戴上外科口罩的醫護人員待在一起,「我哋喺冇保護底下接觸患者,隨時成為下一個確診者」。
Winston曾多次見證來自大陸、有武漢肺炎病徵者不肯進入負壓觀察房,「嚟到就發爛渣,要佢哋隔離,佢哋就撐住度門唔入負壓房, 隔住玻璃門同我哋鬧交」。
高層慳裝備 籲勿檢查喉嚨
最令Winston不滿的是,醫管局對外宣稱保護裝備足夠,但事實上無論口罩還是個人防護裝備(PPE)都要配給,例如早前有高層曾發電郵要求護士在負壓大堂當值一更八小時盡量只用一套PPE,除非沾上了病人體液或出入病房才更換,她們擔心保護衣不敷應用,寧可大半天不飲水,強忍不去廁所。
醫生Horatio亦指,管理層為減少PPE使用量,曾勸喻醫生盡量避免檢查病人喉嚨,亦不需叫病人拉下口罩,直接請病人照X光看肺部有無花,「喉嚨發炎照X光係睇唔到㗎,我點知佢係咪流感?」
Horatio認為這樣做有違醫生責任,「呢個病比起SARS好多嘢都係unknown,我哋起碼要有應付SARS嘅standard,冇足夠裝備上戰場,我哋工作點會放心?」
護士宿舍簡陋 沖涼無熱水
長期在高危而無全面保護的環境下工作,Winston除了收工後洗澡,回家後會再立即洗澡,有時寧可在護士宿舍留宿,不過公立醫院的宿舍簡陋,設備猶如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睡床與睡床間伸手可及,簡單如想沖個熱水涼,「啲水好似屙尿咁細,唔係熱水,係暖水嚟咋,沖一次病兩次,已經投訴咗好多次,但整極都係咁」。基本設施乏善可陳,醫院卻豪花數十萬元添置制服配給機,用以確保每位醫生、護士不會多拿制服,「我哋唔通會拎嚟cosplay咩?」政策上傾側令她大感不滿,「其實我哋護士最大嘅relax已經係返屋企瞓,免得過都唔想喺醫院瞓,個人會好depressed」。
隨着東區醫院、瑪麗醫院都有醫護集體請病假,Horatio認為勢必造成破窗效應,「有第一個人做,自然會有越嚟越多醫護跟隨」。對於有親建制媒體鼓吹「請外援」,Horatio形容這方法是引火自焚,「好呀,佢信得過大陸醫生姑娘咪請外援囉,大陸佢哋嘅practice同香港好唔同,我哋係跟英美歐洲嗰套」,請外援最終只會苦了基層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