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袁國勇的痛苦抉擇 - 十一少

【魑魅魍魎】袁國勇的痛苦抉擇 - 十一少

要解決病毒問題,醫學界除了遙遙無期地研發新藥,還會測試舊藥,今次「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在醫學界上,似乎就有舊藥為疫症帶來曙光,但就被一些官僚思維而阻撓。

講到病理醫學,本欄絕非專家,遂向某頂尖創投的生物科技分析員D請教,他就發來兩篇文章,一篇是全世界最權威學術雜誌《科學》的文章”Can an anti-HIV combination or other existing drugs outwit the new coronavirus”,質疑抗愛滋病藥物對於新型肺炎治療的成效;另一篇是《華爾街日報》的報道”Gilead Sciences Offers Experimental Drug for Coronavirus Treatments, Testing”,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Gilead Sciences(吉利德科學公司,GILD)研發的藥物對疫症有效。

簡單來說,現時要治療武漢肺炎分為兩大方法,A方法是使用抗愛滋病藥物lopinavir及ritonavir,配搭interferon beta-1b;B方法則是使用Gilead公司旗下的Remdesivir。

根據卡羅來納大學全球公共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Ralph Baric的老鼠實驗,A方法成效較弱,99%會被人體吸收,只有小量能夠與病毒「打仗」,較難治療武漢肺炎;B方法則似乎比較有效,正與中國等研究人員合作,事關該藥物在之前的動物試驗中,顯示可以對SARS的冠狀病毒產生作用,今次也有機會能對抗武漢肺炎。

袁國勇早在2016年,於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也寫道,贊同B方法的Remdesivir對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成效。但可惜的是,他最終卻選擇研究藥效較低的A方法。分析員D就解釋,袁教授不敢用較有效的方法B,或許一來是因為Remdesivir仍未通過美國監管當局批准,應用於人體之上;二來或許是因為受制於政府的官僚思維,害怕縱使研究成功,最終把藥物推出市面時,也會被政府的程序擋住。

縱使研究治療新興病毒的實驗藥物,根本毋須通過監管批准,意味着方法B名義上是可行的,但袁國勇今次也選擇方法A,某程度上是向現實妥協,務求研發成功後,即能以最短時間,以固有的分銷渠道,把藥物推出市面,而不是等政府走程序,讓政權繼續犧牲躺在病床的病人。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