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估算武漢肺炎遺害達沙士4倍全球損1.2萬億

經濟學家估算
武漢肺炎遺害達沙士4倍
全球損1.2萬億

【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對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據彭博引述經濟學家估算,今次疫情對環球經濟帶來的損失,有機會高達1,600億美元(約1.24萬億港元),為2003年沙士肆虐經濟損失的四倍。專家又警告,作為疫情風眼的中國,經濟恐遭逢嚴重而短暫的影響,預計首季增長將低見4.5%,為市場至今最悲觀預測。
記者:伍詠雯 何文俊

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Warwick McKibbin指,中國於2003年佔全球GDP僅約4%,當時沙士疫情對全球造成400億美元經濟損失;隨着中國經濟急速增長,目前於全球GDP佔比已大增至17%,若按比例計算,武漢肺炎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打擊將遠超沙士,或造成1,200億至1,600億美元的巨額損失。

料中國首季GDP難保5

McKibbin又稱,以上數據只是基於推算,在沙士模型預測中,可看到大部份經濟損失,主要源自於中國經濟放緩;但隨着疫情持續蔓延,目前難以確定實際損失,又估計疫情對經濟的主要影響,主要透過人類「心理變化」來實現,因為經濟上最大的消耗更可能來自於恐慌,而非死亡。

多間大行近期紛紛調低中國今年首季與全年經濟前景預測,彭博經濟學家歐樂鷹、Jamie Rush和舒暢亦不例外,而且看法「最熊」,料疫情將打擊中國與海外需求及供應鏈,拖累中國經濟增長難以「保5」,首季增長恐低見4.5%。他們發表的報告指,武漢肺炎勢打擊中國以至海外需求及供應鏈;基於2003年沙士爆發的經驗,及之後中國經濟變化,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將較疫情爆發前所預測的數值低1.4個百分點,料中國首季經濟增長僅4.5%,遠差過去年第4季的6%。

分析稱若疫情持續,直到第二季才受控,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低見5.6%,較2019年6.1%低0.5個百分點。報告又估計今季本港經濟增長跌1.7個百分點,南韓和日本也將受打擊,而美國和歐元區則面臨約0.1個百分點的拖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賴斯指,目前看到疫情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層面,因本應是零售及旅遊旺季的農曆新年,內地居民卻多留在家中,影響程度將取決於病毒消退速度。至於工業生產鏈上,亦出現工人停工停產、運輸推遲等情況。不過他相信中國擁有足夠財政空間,能支持經濟度過今次危機,並確保家庭及企業能獲得信貸。

企業或回流 美國受憧憬

不過在中國經濟面臨寒冬之際,「經濟一哥」美國卻憧憬受惠。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中國新型肺炎疫情擴散,或影響美國企業在當地的供應鏈,令企業考慮這項風險因素時,加速生產線及就業機會回流美國。不過他亦強調,「不想美國藉着一個非常不幸、非常惡性的疾病來贏過別人,每一位美國人都對病毒受害者感到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