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一個月,世界衞生組織前天終於將之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衞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代表疫情擴散,須立即採取行動。世衞強調此舉並非對中國控疫投不信任票,又指暫無理由對中國實施旅遊或貿易限制,但多國自行對中國發出旅遊警示和推限制入境措施,有專家批評世衞做事慢幾拍,事件再一次證明世衞沒有用。
世衞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作出這宣告主要原因不在於中國發生甚麼,而是其他國家發生甚麼」,由於多國已開始出現人傳人個案,世衞擔心疫情會傳至衞生系統較脆弱國家,所以需要即時採取行動,又指作此宣佈並不代表對中國投以不信任票,「世衞對中國控疫能力繼續有信心」。
世衞上周召開一連兩日緊急會議後,譚德塞以疫情未有在中國境外出現人傳人、「言之過早」為由,認為疫情仍未構成PHEIC。有人認為世衞是不想得罪主要持份者,因中國具有其他國家沒有的政治影響力。
世衞呼籲國際合作協助發展中國家抗疫,加緊研發疫苗和診斷方法,檢討公共衞生計劃,但沒有建議對中國實施旅遊或貿易限制。
多國懶理 自行設限
話雖如此,多國卻自行推出措施,美國國務院在世衞宣佈後,率先將對中國旅遊警示提升到最高級別,呼籲國民不要前往中國。日本提前今天將新型冠狀病毒列為「指定傳染病」,可拒絕染病人士入境和強制患者住院,警示國民如非必要勿前往中國。新加坡昨宣佈禁中國內地旅客和14日內去過內地的外國人入境。
世衞發言人林德梅爾昨表示,封關措施會令一些人循非正規途徑入境,未能在關口檢查是否有症狀,但各國有主權採取嘗試保護國民的措施,世衞希望就算限制出入境,為時越短越好。部份專家認為,封鎖邊境和取消航機等措施,會令疫區附近健康民眾生活困難,嚴重干擾經濟活動,如令食物醫藥短缺和恐慌蔓延,造成的傷害會比疫症本身更多。
世衞前助理總幹事海曼(David Heymann)表示,世衞角色屬提供建議,各國政府以至私人公司是否遵循是另一回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前主任弗里登(Tom Frieden)則認為,世衞宣佈PHEIC有助領導這次全球抗疫。
專家:證明世衞冇用
經常批評世衞的加拿大渥太華大學法律與傳染病教授阿塔蘭(Amir Attaran),指世衞這次宣佈PHEIC「不可寬恕地遲」,斥世衞上周指不夠科學證據作宣佈是「胡說八道」,又指世衞在沙士、伊波拉和寨卡病毒等病疫一再因政治理由影響科學判斷而癱瘓,「現在邊界封閉,飛機輪船停駛,世衞還在想是否宣佈緊急狀態」,完全落後於形勢,「再一次證明他們沒有用」。
世衞過往曾五次宣佈PHEIC,分別是2009年的H1N1人類豬流感、2014年小兒麻痹病毒、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2016年寨卡病毒及2019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疫情。
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