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慌變排華 亞裔也遭殃

全球恐慌變排華 亞裔也遭殃

在中國湖北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迅速擴散,遠至歐洲和北美都有多宗確診案例,外國民眾對疫情的恐慌近日有演變成反華情緒的迹象,多國都出現涉種族歧視的事件,連外表與中國人相似的亞裔人士也遭殃。

【越南】一家美甲店張貼告示,稱因武漢肺炎疫情關係拒接待中國人。

日人斥「生化恐怖分子」

鄰近中國的亞洲國家近日有越來越強烈的反華聲音,其中Twitter上出現了「中國人不要去日本」的主題標籤,有日本網民形容中國人「骯髒」和「無意識」,稱他們是「生化恐怖分子」。在南韓,有商店貼出告示表明不做中國人生意,首爾有整容公司指示員工只接待能證明自己已入境14天的中國顧客,有YouTube影片更訛稱新型冠狀病毒是中國的生化武器。東南亞方面,泰國民眾已避免前往中國旅客常到的大型商場,越南峴港河畔飯店拒絕中國客入住,新加坡則有聯署要求禁止中國人入境。

在歐洲,就連與中國人外表相似的亞裔人士也被針對。法國一名越南裔女子稱,有司機在路上向她大叫「管好你的病毒,骯髒的中國人……法國不歡迎你」,再故意加速駛過一灘水,將水濺到她身上;法國《皮卡爾信使報》早前又以「黃色警報」為題在頭版報道疫情,其後道歉。意大利傳媒則報道,有兩名中國遊客在威尼斯被一群小孩吐口水,另三名旅客在都靈一間餐廳被羞辱,羅馬音樂學校則要求中、日、韓學生上課前須證明自己身體健康。

其他有大量中國僑民的西方國家也有類似案例,澳洲《太陽先驅報》早前因刊登辱華字句遭當地華人聲討,互聯網又流傳悉尼的幸運曲奇、白米和「中國紅牛」都被病毒污染。加拿大多倫多就有家長要求學校禁止從中國回國的孩童上學17天。

外媒分析認為,民眾某些做法還尚算是合理的防疫措施,但他們「恐懼」和「歧視」之間的界線已變得模糊,令有些做法已淪為以貌取人的「族裔標籤」。夏威夷大學馬諾瓦校區亞洲研究專家戈維拉則指出,多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因政治與經濟議題變得緊張,這種情緒再加上疫情引起的恐慌,就再強化了非理性的仇外心理。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

【日本】箱根一間零食店貼出通告,用中文寫上「中國人種入商店禁止」、「病毒令人討厭」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