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厚底跑鞋推出以來,多個跑手以此刷新世界紀錄(見附表),就連業餘跑手亦對此趨之若鶩。據日本傳媒報道,月初在當地舉行的箱根驛傳道路接力賽,105名選手中有87個穿上厚底跑鞋,比率達83%,就連由adidas贊助的冠軍隊伍青山學院大學,比賽日所有成員都紛紛「轉投」Nike,情況引起長跑界關注。有跑手向國際田聯(IAAF)投訴厚底跑鞋使少數選手佔優,令比賽不公。日前有媒體報道,稱IAAF決定不會禁止跑手使用厚底跑鞋但在東京奧運前不能再有全新的鞋類技術出現,並規定未來任何跑鞋都必須提前獲批,才能在比賽中使用,是否如此,今日料有分曉。
「科技禁藥」爭議時有發生,最廣為人知莫過於俗稱「鯊魚衣」的連身泳衣。2000年悉尼奧運,澳洲泳手首次穿上連身泳衣作賽。廠商聲稱「鯊魚衣」以彈性物料緊貼肌肉,令身體保持流線型;加上泳衣外採用仿鯊魚皮物料,使泳手在水中前進時,能夠抑制水的亂流,將水阻減低4%,變相游得更快。
08年北京奧運,據報有50多個國家的運動員穿上第4代「鯊魚衣」作賽,該屆奧運更刷新25項世界紀錄及65項奧運紀錄。連身泳衣成為世界焦點,同時引起「科技禁藥」爭議,翌年國際泳聯(FINA)宣佈在10年禁絕高科技泳衣,列明泳衣物料「鯊魚衣」神話正式落幕。
厚底跑鞋會否步「鯊魚衣」後塵,從此絕迹賽場仍屬未知之數,但運動科技一日千里,未來只會出現更多同類爭議,如何在科技發展及公平競技之間取得平衡,是整個運動界思考的課題。
記者:麥卓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