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襲港。相比2003年沙士,現時資訊發達,但謠言同樣廣傳,人心亦一樣惶惶。我只知道,大家正面對實在的社區傳播風險,相信會有不少人受影響。
由於我年紀夠老,沙士時已經在診所看病。所以,可以和大家分享些許自己的抗疫經驗。
1. 防禦工作,是減低受感染風險。注意,是減低,並不能完全防止。這世界,其實是沒有完美的保護設施可供你長期使用,特別是每天生活時使用。即使有,也要看你是否使用適當,或者有沒有這麼大量的供應。
2. 所以,防禦工作,總有漏洞。粗心大意的人,實際上有很多漏洞。細心的人,就會不停發現自己的錯漏。這是事實,是常態。大家不用慌張。但也要盡量做好預防,減低風險。
3. 戴口罩有用,常洗手有用,消毒潔手液有用,手套有用,保護衣也有用。不要再比較那一種更有用。應該因應自己的生活,盡量採用有用的各種方法。不要因為找不到心目中最強的保護裝備而氣餒,放棄了其他所謂次一級的設施。
4. 防護工作需要技術和紀律。使用口罩、手套等,有指定方法,才可以達到保護的目的。這些方法,大家很容易在網上找到。不過,知道並不等如做到。我建議大家要練習幾次,和指導小童及長者練習。做得到,並不代表能夠每一次做得好。長期做得好,在不同情況下,特別是壓力環境下做得到,需要自我紀律,緊跟防禦程序去做。
5. 防護工作,口罩是樹木,但別忽略森林。防護意識最重要。防疫的重點,是防止病毒進入身體。進入的途徑,主要是經鼻孔直接將病毒或含病毒的飛沫吸入氣管和肺部。另外,就是經口部吃進肚裏,比較少機會但亦要注意的是眼睛和傷口。
6. 除了在人多或密封環境,直接吸入病毒的風險不會太高。因為大氣會將病毒無限稀釋。不過,這種傳播途徑是最難預防。所以在病房、交通公具等,要非常小心。
7. 更容易出現的是經手部帶進口和鼻。說易行難。要絕對不用手碰物件,其實不可行。惟有進食前一定洗手,亦隨時提醒自己,別摸眼、口、鼻。
8. 回家後,盡量減少帶入病毒。除鞋、換衫,沖涼、洗頭,並定時清潔地板和物件。
mailto:[email protected]
鄭志文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