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在區議會選舉中取得空前勝利的民主派陣營積極備戰年底立法會選舉。曾提出「雷動計劃」和「風雲計劃」的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透露,已就立法會選舉部署與不同政黨討論,亦會聯絡區會素人,了解整個非建制陣營對初選的意見。他坦言舉辦初選並非必要,相信選民經過上屆立選及去年11.24區選,有能力按民調自行配票,故即使有「雷動2.0」,亦不會設推薦名單。
記者:陳嘉裕
民主派在區選大獲全勝,為今年立選打下強心針,然而泛民過去屢因分票而在立選「攬炒」,有人倡議透過初選或棄選方式令民主派陣營獲取最多議席,暫未有共識。戴耀廷接受《蘋果》訪問時指,按上屆立選及11.24區選數據分析,民主派支持度近六成,對民主派立法會奪半議席(35席以上)有一定信心,包括於地區直選有望由現有19席增至23席,也看好民主派有機會在建測規園、工程界及飲食界功能組別搶灘。
籲政黨3月前表態協商
戴認為民主派議席能否過半關鍵在於「控制參選名單數量」及「平均分票」,前者可通過協商或初選達成,後者則依賴選民按接近選舉日的民調自行配票,他建議有意參選的政黨或政團3月前表態,以便協商,若未能成功協調名單,民主派可考慮辦初選。戴承認舉行初選要相對多的條件配合,包括所有政黨都承諾接受初選機制,亦不能阻止非建制陣營參選人繞過初選直接報名,另政府會否DQ民主派參選人亦是非建制陣營要考慮的因素。
戴透露會透過17區民主派區議會主席及資深區議員聯絡素人,了解整個陣營對初選的意見,他對是否初選持開放態度,但透露有素人和政黨已表態不支持。他認為即使不初選,民主派亦有兩大「後着」,分別是「民調」和「配票」,相信民主派有能力自行配票,並估計至少有四至五成選民為「策略選民」,料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及行政總監鍾庭耀在選舉前會進行民調,足以發出「政治訊號」,讓策略選民自行配票:「唔需要有任何中央訊號發出,(話)要投票畀邊個,個民調出咗嚟,大家就會知道」。
反送中運動中主張「無大台」與今次推動的「去中心化」是否相近?戴坦言想法的確受政治環境的影響,日後將不會再有「領導式的大台」,反而只會「促進式」,即協助和推動事件發生,強調非建制陣營若能在立選取得過半議席,可在新一屆特首選戰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