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口罩不符世衞指引僅阻隔小量飛沫 前線心慌

醫管局口罩不符世衞指引
僅阻隔小量飛沫 前線心慌

【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武漢肺炎迅速擴散之際,多間公立醫院站在病毒前線的醫護向本報反映,指醫管局未有遵循世衞的最新防護裝備指引,提供達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第二級標準的外科口罩予員工使用。醫管局承認口罩的合成血液穿透阻力,即阻擋液體滲透力只有第一級標準,僅能阻隔小量飛沫,但細菌和顆粒過濾效率分別達99.9%以上及99.7%,相當於ASTM最高第三級別要求,防護足夠。
記者:張雅婷 羅智堅

公立醫院面對武漢肺炎威脅下,前線醫護所用口罩被揭防護力不足。何量鈞攝

據悉,涉事醫院包括曾確診武漢肺炎病例的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律敦治醫院等;高危部門之一的仁濟醫院病理實理室現時亦只提供第一級的外科口罩予員工。從員工提供相片可見,細菌和顆粒過濾都只大於或等於95%,亦清楚列明是第一級口罩。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確認消息屬實,指工會亦接獲多位會員求助,稱多間公院的外科口罩未達第二級標準。

律敦治醫院醫護使用口罩只達到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第一級,低於世衞建議的第二級。

醫管局:戴面罩可防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亦表示,第二級外科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PFE)及細菌過濾效率(BFE)達98%或以上,第一級外科口罩則能隔絕約95%細菌及病毒,故前者的防疫效能定必較佳。至於市民日常外出應否使用第二級的外科口罩,曾表示現時市面口罩嚴重短缺,故即使第一級的外科口罩也可使用,相信這總比不戴口罩好。曾又說,如世衞已訂出最新的防疫裝備指引,醫管局應要提供更好規格的裝備予員工使用,令前線員工感到安心,「沙士已經有過一次教訓,點解17年後要犯同一樣錯誤?」

醫管局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解釋,目前沒有關於口罩過濾效率最低標準,強調美國、歐盟及澳洲亦有自己標準,沒有全球統一標準性,而醫管局採購口罩是跟從美國ASTM標準,其外科口罩細菌過濾效率高達99.9%、顆粒過濾效率亦達到99.7%,即相當於ASTM的第二、三級別要求。然而,按ASTM標準,第二、三級的阻擋液體滲透力分別為120及160mmHg,但醫管局的口罩僅有80mmHg,只屬第一級,只可阻隔小量飛沫,用於一般門診。賴續指,當醫護進入高危病房處理疑似或確診武漢肺炎患者時,會穿着全副保護裝備,包括有N95口罩及保護衣,加上所有病人都要求戴上外科口罩,不代表不足以保護。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莊慧敏則指,第一級口罩已足以阻隔飛沫,「咳嗽、口水都可隔到,唯一同二級、三級唔同係大力飛濺有機會過到」。惟她補充,當進行醫療程序會有「大力飛濺」的情況出現時,醫護會戴眼罩和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