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夫婦往後要脫離英國皇室庇蔭、自力更生,或要參考其他歐洲王室要員發展個人事業的例子,部份人成功,部份卻因此惹禍上身。
被指逃稅
荷蘭在這方面可謂模範,國王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的么弟康士坦丁王子(Prince Constantijn)及其夫人,正任職國際政策智庫,甚至在荷蘭外交部兼職,他們甚少以王室成員身份出席公開活動;威廉—亞歷山大本身亦是荷蘭皇家航空的兼職民航機師。當地擁有帶薪個人工作的王室成員,不獲公帑資助。
王室頭銜和仕途未必可兩者兼得,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么女瑪德琳公主的英美雙重國籍夫婿奧尼爾(Christopher O'Neill)為繼續任職投資銀行,婚後不取封號亦不履行王室公務,但子女仍是公主王子。
有個人事業也未必一帆風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的二姐克里斯蒂娜王女(Infanta Cristina),是該王室首位擁有帶薪工作的成員,但因與丈夫一同惹上挪用公款、逃稅等官非,她在2015年而遭禠奪封號,她最終脫罪,但丈夫下獄。
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的長女瑪塔—路易斯公主(Princess Martha Louise)亦是反面教材,她2002年為個人事業放棄「殿下」尊稱,聲稱有「千里眼」的她去年更和其薩滿男友舉辦名為「公主與薩滿」的講座,捱轟後道歉,承諾未來不再在工作用公主頭銜。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