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 - 李碧華

尸位素餐 - 李碧華

初一吃素,初二開年,已是如呼吸般的習慣。其實現代人趨向素食,不一定挑日子挑年節,什麼時候想素便素。傳統上農曆年初一不會殺生,到了年初二,可以吃葷,也可以動粗打人(同你「開年」!),素淡平和的一天過去,又如常從俗。

為什麼人們特定初一、十五吃素?除了宗教理由,亦自訂規律自遵從,反正對身體好不必深究,但每個月才兩日,不夠,我是每星期起碼一日整天吃蔬菜瓜果、十穀粥、豆類,如果找到一家合心水的素食館子,也不必傷腦筋。

「素食」在中國古代的涵意並不等於「不吃肉」,「素」字本義指白色、乾淨、質樸、恬淡、沒花巧,回到原始自然──這是正面的說法。

反面的呢?當然指「白吃」而非「吃白」了。所謂「尸位素餐」,就是個貶詞。「尸」,指在位子上坐着無任何動作不須幹任何事,如同活死人,看,尸加死是「屍」字,在古代祭禮中扮神像的便是此人。「素餐」則是不做事,收俸祿,白吃飯。《漢書》中有「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這種空佔職位毫無建樹,卻受公帑飼養的庸劣高官議員,包括偽特首,哪個不是尸位素餐等出糧?素食者千萬要與之劃清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