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7至2019年,筆者大致估中大市走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幾年的經濟和政治環境跟24年前十分相似。
1992年初中國退休領導人鄧小平南巡,表明堅定不移地繼續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資金流入香港,內地及香港股市飛升,恒指在1993年全年上升115%。由於內地經濟過熱,中央政府要推行宏觀經濟調控,股市隨即下挫,恒指在1994年下跌31%。到1995年,是美國總統克林頓上任的第三年,市場憧憬聯儲局減息,刺激經濟,協助總統連任。香港受惠於美國減息,股市樓市在低位回升。
2016年內地經濟及股市向下調整,人行降準及減息去刺激經濟,資金流入香港,恒指在2017年全年上升36%。但到2018年,中美貿易糾紛持續,恒指向下調整13%。這兩年與24年前一樣,屬雞年和狗年,股市應驗了「雞飛狗走」。去年2019年,是特朗普總統上任的第三年,市場憧憬聯儲局減息,美股大升,連帶港股亦升9%。
去年8月美國債息倒掛,市場擔心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美國及香港股市一度急挫,恒指跌穿25000點。適逢香港反修例示威持續,有人說要放棄香港年輕一代,亦有人說港股要一股不留,連自住樓也要賣走。當時炒家正衝擊港元,有人呼籲市民棄絕港元,把港元兌換成美元,以防聯繫滙率失守。筆者隨即提醒學生及身邊朋友,不要誤信謠言,即使要分散風險,也不應棄絕港股、港樓和港元,日後可能蝕息又蝕價。結果港元及港股在去年12月開始大幅回升。
今年鼠年市況會怎樣?若類似1996年美國總統上任第四年,亦即大選年,美股和港股都上升,1996年更是大幅上升,出現「非理性亢奮」。但筆者並非如此樂觀,因為全球政治及經濟問題仍未解決,包括中美貿易糾紛及科技戰,英國脫歐後與歐盟及其地國家的貿易談判,中東局勢緊張,中國經濟下滑,現在還多了武漢新型肺炎擴散,以至香港政局不穩等等,故此不宜過份樂觀。反而較看好明年2021年(屬牛年),估計隨着經濟及政治環境有所改善,港股表現會轉好,像過往牛年一樣,出現真正的牛市。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