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但自古以來,喜歡畫老鼠的畫家不多,這和老鼠本相和生活習性並不討好有關,一句「過街老鼠」明晒。牠們甚至被視為「害蟲」,傳播多種流行性疾病引發鼠疫,而以鼠字作成語都是帶有貶義,好似「獐頭鼠目」、「蛇鼠一窩」、「狼眼鼠眉」、「膽小如鼠」等,都繪形繪色流露鼠之特性,難怪梁美芬2008年因為滅鼠有「功」,而被網民冠上「鼠王芬」稱號沿用至今。
雖然相對較另類,不過古今中外還是有藝術家會畫甚至擅長畫老鼠,鼠年出生的已故中國畫家齊白石便對老鼠情有獨鍾,他以鼠入畫更帶有黑色幽默,贏得「老鼠畫家」的稱謂,白石老人筆下每隻鼠都展現不同的姿態,都非常生活化;西方更有「米奇老鼠之父」Walt Disney 1928年在紐約回老家堪薩斯的火車上,萌起以老鼠作卡通主角的靈感,結果一鳴驚人,米奇也成為聞名世界、迪士尼樂園的第一代言鼠。
今年「港鐵賀年紀念車票」,便以九十後意大利女插畫家Giulia Pintus所畫的卡通老鼠,配以明宣宗朱瞻基所畫的《荔鼠圖》作為套裝,呈現了不同風格老鼠的機靈可愛。朱瞻基是明朝較有作為的皇帝,修養深厚,又好書畫,揮毫之後常常把大作賞予重臣,可惜短命,終年37歲。
《菖蒲鼠荔圖》是朱瞻基的《三鼠圖卷》其中一卷,另外兩卷分別為《苦瓜鼠圖》和《食荔圖》,三卷分別畫老鼠偷食苦瓜及荔枝,風格各異,各有味道,三圖流傳有序,又經清乾隆、嘉慶、宣統三朝鑑藏,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重華宮》中,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大千《燈鼠圖》 描繪偷油典故
其實,老鼠不但是生肖或動物一種,也代表了一種讀書人的精神象徵,因為在《詩經》「鄘風·相鼠」中,便有「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一句,意思是鼠輩尚且顧及皮囊,但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知廉恥和禮儀。東方畫壇名家除了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都曾經畫過老鼠,投射了文人畫家的價值宣言和譏諷。
八大山人所畫的《瓜鼠圖》,現藏於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館,他畫了一隻醒目的小老鼠騎在一個碩大的冬瓜上,小鼠與大瓜對比下非常可愛,畫風則沿用他的簡約主義。畫家以墨色漬染出老鼠身體與長尾,然後細筆勾出老鼠的耳和鼻,率意之中見細緻。
最擅長畫動物的張大千,魚蟲、走獸,無所不精,為了畫老虎便養了老虎在家中觀察,他甚至移居巴西的「八德園」,或晚年在台灣定居所建的「摩耶精舍」都儼如動物園。他的《燈鼠圖》中,繪出了一隻小老鼠奮力爬上燈台偷吃油的場面,就是「老鼠偷油」的典故,畫得極為生動有趣,幾筆便顯出大師的功力。不知為了畫鼠,大千有沒有闢室養一窩肥鼠來作速寫之用?
半個世紀活於農村的齊白石曾經畫過一幅叫《自稱》的水墨老鼠,非常有意思。他畫了一把長秤杆,一邊垂着鐵秤砣,一邊掛着大秤鈎,一隻肥鼠攀爬在秤鈎上,得意地「自稱」斤両。畫作諷刺生活中自我中心、自吹自擂的人,往往只是天秤上自high的可憐鼠罷了。
現年95歲的黃永玉,仍是老頑童一名,天天都要工作才舒服。除了畫「隻眼開隻眼閉」的貓頭鷹廣為人識,他筆下亦創作過不少家喻戶曉的「福鼠」,而且每幅都有故事,幽你一默。
Banksy歌頌老鼠生命力
英國著名街頭塗鴉藝術家Banksy很早便創作以老鼠為主題的作品。他以帶着濃濃的反戰、反制度、反精英及反資本主義精神抵抗主流價值,以塗鴉藝術家身份活躍於社運界,街頭作品常常帶有對社會現況的諷刺隱喻,或者對當局者的不滿,他更特別喜歡為世人唾棄的「過街老鼠」發聲,歌頌生命力頑強、在制度為我們創造的有限條件下仍能繁衍不息的老鼠塗鴉。
Banksy曾在官方作品集這樣形容過老鼠,「牠們的存在不被許可。牠們在污穢之中默默地掙扎求存。然而,牠們也能夠推倒整個文明。如果你骯髒、微不足道、不為世人所愛,老鼠便是你的終極榜樣。」
Banksy最著名的老鼠作品,要數這一幅。2018年6月,他為紀念「五月風暴」50周年,在巴黎龐比度中心周圍的一個路標,噴上了一隻蒙面老鼠騎着一把𠝹刀,象徵當年在巴黎各地開花的抗議運動。不過,隨着他作品在拍賣市場有價有市,去年這件話題作品竟然在鬧市被偷了。巴黎警方調查後估計賊人是在凌晨黑暗中用電鋸鋸走作品,但他們也無能為力,更坦言警方沒有義務保護街頭藝術。
曾經用「復仇」來形容塗鴉的Banksy,創作的「老鼠布萊克」本名Xavier Prou,在1968年巴黎紅色「五月風暴」期間參加過左翼街頭運動。「老鼠布萊克」是筆名,作者受到一本漫畫書《大鳥布萊克》的啟發,取老鼠為名,因為他認為老鼠才是一座城市裏最自由的動物。Banksy對「老鼠布萊克」十分敬重,他曾說,每當他以為自己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塗鴉作品時,卻發現「老鼠布萊克」早已經玩過了。
陳弋航 李斯遇鼠記入畫
去年,日本東京街角出現了一幅小老鼠撐傘圖,疑似是Banksy所為。據法新社報道,日本東京都政府非常緊張,一方面保護作品,一方面努力確認幅畫作是Banksy真迹,更成為了當地新聞。
本港書畫家陳弋航本身沒有養小動物,卻對動物觀察入微,他把司馬遷《李斯列傳》故事入畫,題上:「李斯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
據說,李斯當小官時曾到廁所方便,看到老鼠偷糞便吃,人或狗一來老鼠就落荒而逃。之後,他在國家的糧倉又見到老鼠,牠們卻大搖大擺地吃糧食,還養得肥肥白白,毋須擔驚受怕。兩個情景讓他感慨地說了上述說話,意思是:人如老鼠,有才的與廢的,全靠自己能耐,做官倉老鼠還是廁所老鼠,自己選擇。
撰文:鄭天儀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