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鋪天蓋地都是關於人工智能、5G、無人駕駛汽車、物聯網(ioT)、金融科技(fintech)和微創醫療等詞彙。支持這些科技發展的幕後功臣,正是半導體。
半導體產業鏈和科技發展一直都是息息相關。半導體亦無處不在:電話、電腦、電視、洗衣機,以至衛星通訊、鐵路和高壓發電等。隨着半導體發展,產品、設備得以更輕巧和便宜,運作更快、更強勁,產品和儀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更高。今天之所以有智能電話,創新的概念背後,亦有賴半導體的支持。
之前半導體幾十年的發展,分別由電腦、智能電話和雲端所帶動。市場預計下一浪,人工智能例如物聯網和電腦學習等發展,將是帶動半導體的主要動力。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總額為4,810億美元,2022年預計達到5,750億美元。人工智能相關的半導體增長預計會相當強勁,由目前約60億美元銷售額,飆升至2022年超過300億美元,變相是年均複合增長50%。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半導體去控制感應器,而半導體在醫療層面更是不可或缺,因為微創手術系統、磁力共振掃描、血壓監察器和心臟起搏器等,均需要用上微型感應器、控制器和驅動器。目前,更有研究團隊利用納米生物感應器等,去診斷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半導體除了帶動科技和商品發展,同時有利環保,例如車廠能透過軟件去塑造、設計和測試新款式汽車,毋需每次製造實體模型,更省時間及資源。
半導體生產鏈既是一個長期投資主題,亦具周期性機遇,因此可以採取一個積極態度去管理組合。全球各行各業發展趨向電子化,給亞洲和北美的半導體產業鏈,提供一個健康的基本面。因此,每當市場出現調整,投資者不妨考慮視之為趁低吸納並長期持有的好時機。
百達資產管理
http://www.am.pict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