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第二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首次到威爾斯醫院急症室求診時沒有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且沒有肺炎,當時醫生認為不符合呈報準則,未有收病人入院。衞生防護中心昨表示隨着疫情持續擴散,將擴大呈報準則,要求醫生若發現病人有發燒、呼吸道症狀或肺炎其中一種,均需呈報、被隔離及接受測試,以免再出現漏網之魚。有醫生認為,為免走漏「隱形」病人,下次有此同類病人,應立即收入院隔離及進行測試。
記者:陳沛冰 張文鈴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隨着本港輸入高度懷疑病人,澳門確診個案症狀最初並非十分明顯,當局決定更新擴大呈報準則,由之前病人14日內曾到湖南省,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或有發燒及肺炎,改為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或肺炎其中一種,以及曾去武漢之外,去過湖北省都需呈報、被隔離及接受測試。
懷疑個案單日新高
本港公立醫院昨日共接收35宗新增懷疑武漢肺炎個案,是上月疫情開始以來單日新高。料隨着擴大呈報準則,預料未來懷疑個案病人數目將急升。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主任許樹昌表示,本港第二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人本月19日首次到威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沒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肌肉痛、關節酸軟及打冷顫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人表示自己身體「好㷫」 、「好熱」。醫生安排他在負氣壓區觀察兩小時,發現他沒有發燒,只有37.1度,而發燒要37.5度或以上,肺部X光顯示沒有「肺花」,醫生向病人指若再有不適要求診。病人兩日後不適再求診,並指感到身體「好㷫」,體溫檢測37.4度,肺部X光顯示右邊肺有小白影,加上有白血球及淋巴細胞偏低,符合病毒性肺炎症狀,於是將他收入院隔離及做測試。
許樹昌指該病人首次求診時沒有發燒,連咳及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都沒有,情況罕見;一般即使沒有發燒,也有呼吸道症狀。
指確診患者情況穩定
他相信病人是於潛伏期尾段開始感不適,故相隔兩日肺X光片顯示有白影。他又指,此類「隱形」病人沒有發燒,即使經過機場體檢測亦不會被發現,「佢直覺上覺得好㷫,但量親都唔燒」。
前晚許樹昌探望該病人時,病人情況穩定,可站着與他交談,也沒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為免走漏此類「隱形」病人,他認為若下次有同類個案,病人14日內曾到過武漢,而主觀感到身體不適,即使沒有發燒、沒呼吸道症狀及肺炎,也應被收入院隔離、觀察及做測試,「𠵱家好明顯有啲好罕見嘅例子,唔係典型又燒又咳」。
許樹昌又謂,此類病人因沒有咳嗽,而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播,故在社區傳人的風險較低。現時本港兩名確診病人不需特別藥物,只需支援性治療,與內地輕微個案一樣,也不需特別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