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滿足公屋戶置業需求,施政報告提出加快出售現時39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中、約4.2萬個尚未售出的出租公屋單位。消息透露,政府建議由下月一日起,凍結繼續出租從租置計劃回收的單位,並擬將每年約1,200個回收單位,撥入每年居屋或綠置居計劃出售;目標買家將由現有租戶擴展至所有綠表人士,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本月31日開會討論,若通過有關建議,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可推售租置計劃的回收單位。
目標買家擴至綠表人士
全港現時約有80萬個公屋單位,當中39條屬租置屋邨、涉及約18萬個單位,而截至去年9月底,約4.2萬個租置計劃單位仍未出售。根據現行政策,現居於租置屋邨的租戶仍可選擇購買其租住單位,租戶若在首年內購買單位可享全額「特別折扣優惠」,次年購買可享半額「特別折扣優惠」。不過,大部份租置屋邨因樓齡舊、混合業權、樓宇維修等問題,令租戶無意轉租為買。
為加快出售租置屋邨的未售單位,據消息透露,政府建議由下月一日起,凍結出租從租置計劃回收的單位,以便日後將單位出售。據了解,過去五年,房委會每年平均出售約3,100個單位予租置計劃現租戶,而每年也在租置屋邨回收約1,200個單位。政府擬將每年約1,200個回收單位,撥入每年居屋銷售計劃,或綠置居恒常計劃中出售,目標買家將由現有租戶,擴展至綠表人士。
除了凍結出租租置計劃的回收單位,房委會正研究向租置計劃現租戶提供額外誘因,吸引他們購買自己的租置單位,或向無意購買單位的租戶,調遷至其他非租置屋邨,解決現時混合業權而衍生的屋邨管理及維修問題,具體方案有待商討。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