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是升市的養份

調整是升市的養份

環球疾病陰霾下,由上年第四季起的升浪暫時出現放緩迹象。大家都明白世上沒有只升不跌的股市,何況調整(非逆轉)是升市的必需品,調整後反令升市更實在。

港股由高位調整後,部份好友會心想:「調整幅度如何?何時可以趁低吸納?」以下是數據分析和注意時序。

短期技術分析中,RSI是較易理解,現值約60,未到超買的70,參考過去一年數據,曾出現超過70後約一至兩周(如4月19日和7月11日),恒指皆出現調整,加上近日有背馳走勢(指數向上、但RSI向下),暗示調整的來臨。估值方面,預期市盈率現約10.5倍,五年均值約11.65倍,不算貴也不算便宜,加上2月是業績期,當中以香港業務為主的公司,其預期盈利好大可能被下調,間接推高了預期市盈率,令「便宜」不再,甚至可能獲利回吐。

與同類比較呢?由上年第四季起,恒指升幅約為10%,比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的約15%,仍有「追落後」條件,可是預期2月政府公佈的經濟數據將進一步下跌,比較區內其他地方如南韓、台灣、新加坡等,他們的經濟前景可塑性較高,吸引首輪資金機會較大;但從另一角度看,恒指仍是「低窪」地區,如果有資金流入,以中國業務為主的企業在政策推動下料受惠較大。

其次要注意時序,農曆年假將至,投資者習慣先行套現過年;而且互聯互通暫停,加上內地假期較長,初十(2月3日)以後才正常運作,受惠北水的股份影響較大;另外近日市場多次出現「抽水」動作,反映短期見頂的迹象。

至於1月29日是聯儲局本年第一次議息,雖然預期維持不變,但會否加大量寬才是重點;1月31日則是脫歐死線,直到今天仍是可控之內,但問題是未來英國在貿易和金融上的角色仍未清楚,英央行更明言有可能減息,或推高美元指數令非美貨幣下跌,間接推低環球股市。

調整幅度方面(如果出現),大家可參考中期轉勢指標,如150天線約在27200、250天線約在27600;恒指波動指數現約為15,過去一年觸及15以下便出現反彈,而恒指去年在5月初、7月中和11月初,跌幅分別是11%、12%和6%,平均約10%,如以30000點計算,即約27000點,與上述平均線的預測相若。

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及財富管理
高級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