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殺入香港,公立醫院隨時需要接收大量病人。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稱,不少醫護擔心本港會重演沙士事件,不希望出現逼爆醫院導致病毒散播的情況再發生,因此前晚與醫管局高層開會,獲悉局方亦不希望本港出現大量懷疑個案時,公院在早期即被懷疑個案病人逼爆,增加醫院內爆發風險,因此局方正探討其他隔離措施的可行性,例如當風險不高的懷疑個案病人到發燒診所求診,於等候化驗結果期間作家居隔離,減少公院壓力。
啟動七間發燒診所
馬仲儀表示,由於本港出現首宗確診個案,醫管局提升為緊急應變級別,即時開設七間發燒診所,預料會有不少懷疑個案病人到發燒診所求診。局方擔心若本港出現大量懷疑個案,公院早期會被懷疑個案病人逼爆,將影響醫管局的抗疫策略。根據沙士時經驗,公院超負苛與院內爆發有一定關係,醫管局不希望因醫院逼爆而引致院內爆發,「醫院好多體弱病人,病毒傳開去對病人仲危險」。局方希望將病床留給病情嚴重及有機會是超級帶菌者的高危病人,以免病毒在社區擴散。如沙士時腎科及免疫力低的病人,可能是超級帶菌者。
她指醫管局正探討其他隔離政策的可行性,如風險不高且病徵輕微,如有咳或輕徵呼吸道感染的人,到發燒診所求診及等候化驗結果期間,可自行回家隔離。若病人確診受感染,再安排入院治療。馬仲儀認同有關的安排,她明白市民或會認為需安排懷疑個案入院,以免病人在社區播毒,但須平衡公院的負苛能力。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