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低港股810點 市值蒸發萬億淡友屠309隻牛證

疫情推低港股810點 市值蒸發萬億
淡友屠309隻牛證

【本報訊】淡友發難,覷準昨日是港股通農曆新年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加上武漢肺災疫情擴散,穆迪又降香港信貸評級,故突襲港股,而北水亦跟沽淨流出約7,600萬元,是46個交易日以來首次走資。恒指最終插810點至27985點,成交額飆升至1,328億元,市值蒸發逾1.1萬億元,共計309隻牛證「打靶」。
記者:余秉峰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同,有資金趁北水過年前的最後「套現日」出手,但相信若疫情之後未再大規模擴散,港股首季仍有望升破29000點。否則若春運後疫情大爆發,港股將續插。

恒指今年升幅蒸發

恒指昨跌幅達2.81%,是2019年8月5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恒指現水平相對去年收市價已低204點或0.7%,成交額則是近兩個月高位,資料顯示沽空金額按日激增51.66億元,沽空比率亦按日升近兩個百分點至14.21%。

港股風高浪急,買了牛證的散戶難免吃驚風散,昨日出現強制收回事件的清一色是牛證,共計309隻,當中超過六成屬恒指牛證。恒指昨日低位為27980點,而日前最貼價恒指牛證的收回價為28790點,券商資料顯示,開市前逾18億份牛證便處於這個區間,相當於逾3,530張期指倉位,有可能因此被打靶,有關數據亦是月內最多。

藍籌股方面,50隻成份股全數見紅,武漢肺炎陸續出現死亡個案,在內地業務規模龐大的保險公司沽壓沉重,國壽(2628)以5%跌幅淪為表現第二差的藍籌股,平保(2318)和友邦(1299)同樣失色,分別瀉4.3%及3.4%,尤其友邦是恒指權重最大股份,拖低恒指97點,成跌市元凶;內需飲食股、內房股及本地零售股皆重創。

本是資金避難所的藥股亦走勢甚差,中生製藥(1177)跌3.1%,石藥(1093)跌0.9%,瑞銀報告指出,今次新型冠狀病毒與上次沙士相似,然而目前未證實有藥物可作預防或根治,相信暫時沒有任何一間中資醫藥企業可直接受惠疫情。反觀內地的口罩概念股有炒風,江南高纖等漲停板,惟A股整體遭看淡,上證綜合指數跌1.4%至3052點。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拖累港股昨日急跌810點,失守二萬八大關。黃偉傑攝

基金:已撈美團及騰訊

黃國英表示,已吸納小量美團(3690)和騰訊(700),他屬意再趁低撈入舜宇(2382)和瑞聲(2018),因它們屬出口業務,與疫情關係不大,亦有5G概念加持。

後市方面,黃指內地企業月初大規模發債,流動性充裕,去年又捱過貿易戰和去槓桿,外媒報道基金界對中資企業的樂觀程度達2014年以來最高,料恒指在首季仍可能上破29000點,惟提醒新春期間內地客運量龐大,若新春後疫情大規模爆發,則對大市有負面影響,「新春後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