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常鼻塞、流鼻涕、嗅覺異常或減退都可能是罹患鼻竇炎的症狀。中醫師表示,冬天是鼻竇炎高發期,多數病人有陽氣虛衰及體質虛弱的問題。日常少吃寒涼食物及飲薑茶驅寒,再配合中藥食療及薰蒸法,多管齊下有助改善鼻竇炎病情。
記者:梁麗兒
註冊中醫師邵磊剛表示,虛寒體質人士較易受鼻竇炎困擾,兒童、長者、慢性疾病人士或工作常過勞的打工仔都是高危群。長期有鼻敏感的人更有超過一半以上機率罹患鼻竇炎,相信當中有不少人是因忽略病情,令鼻竇炎一觸即發。冬天接獲的鼻竇炎求診個案一般較多,每月可有10宗或以上,估計與其日照短、氣溫低有關,此情況會令人氣虛更差,更易鼻竇炎發作。求診病人以慢性鼻竇炎為主,病人發作時間較長,一般多於12個星期,病情會較反覆。普遍都會有鼻塞、嗅覺減退或異常如經常聞到異味等症狀,部份人會有典型症狀即流出黃綠色鼻涕。
不少鼻竇炎病人都有脾肺氣虛、腎氣虛或腎陽虛的問題,身體陽氣虛衰與鼻竇發炎關係密切,邵指以脾肺氣虛為例,港人工作壓力大、食無定時,會令脾胃功能差,引致脾胃氣虛,並影響其他臟腑,包括肺氣虛弱;加上上班族長時間逗留冷氣房間,不少地方人流多但通風差,導致空氣不流通,都會增加病菌積聚及患呼吸道疾病風險,經常傷風感冒都會損傷肺臟功能,令人容易有肺氣虛問題。夜睡可致腎虛,並且會阻礙氣血滋養五臟六腑,同樣可誘發鼻竇炎情況。腎氣虛或腎陽虛的鼻竇炎病人可同時伴隨怕凍、腰痠及夜尿頻密等症狀。
邵稱,鼻竇炎病人要改善病情,需從生活細節入手,包括避免吃寒涼食物,包括凍飲、雪糕、瓜類及刺身等,提防削弱身體的陽氣。中醫認為蝦、蟹等海鮮帶有寒毒,病人應少吃。另外,飲薑茶或煮食時加入薑,有溫陽解表的作用,乾薑更可溫中驅寒,十分適合虛寒體質人士服用,也可在飲水或飲檸檬水時加入薑片。
中藥食療 針灸改善病情
邵推介脾肺氣虛人士,尤其患有鼻敏感或鼻竇炎煲「補脾益氣湯」飲用,有助溫肺、補脾益氣。鼻竇炎或鼻敏感病人可採用中藥薰蒸法,快捷紓緩鼻塞、鼻脹痛等問題,將薄荷葉、菊花及辛夷花放入鍋內,隔水蒸約20至25分鐘,期間吸入蒸氣,可讓鼻子即時感到通爽、舒適及溫暖。這些中藥均有通鼻竅、清熱解毒功效,病人可每日進行一至兩次。吸蒸氣時,如眼睛感不適,可閉起雙眼進行。
中醫治療鼻竇炎會透過辨證論治,根據病人不同情況採用中藥、針灸等方法紓緩病情。療法尤以溫陽補氣、去濁通竅為主,例如用黨參、黃芪去補脾及補肺氣,用淮山補脾及補腎氣,或有通竅功效的中藥包括薄荷、白芷、蒼耳子及辛夷花。針灸方面有通竅作用的穴位包括印堂、迎香,可補氣穴位包括足三里、肺俞、腎俞。病人平日也可於這些穴位進行按壓,達到相關功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