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近月走強,港股同告反彈,而亞洲各地貨幣亦同步造好,反映資金逐步由美股轉投亞洲國家,數字上新興市場股市對資金流入的敏感度高,個別股市如台股去年已創新高。隨着美元轉弱,資金流入亞太區,專家普遍認為今年整體仍然向好,整固後或繼續追落後。
港元去年底已有轉強迹象,今年高見7.76579,同期港股亦出現反彈。類似情況,在其他市場亦可見,例如台灣,去年4月開始匯價越強,股市越強。經濟師羅家聰指出,近三周整個亞洲區都有資金淨流入,股市走勢亦可佐證,估計是憧憬貿易協議,而早前市場對此過份悲觀,資金現從歐美回到亞洲,另外環球風險胃口上升,歐美股市第四季已炒上,新興市場可追落後。
受惠美元弱勢
獨立股評人唐牛指,資金從美元流向亞洲市場,美匯指數由去年99下降至最新97,走勢一浪低於一浪,資金推動下,亞洲股市出現小陽春。
彭博的資料顯示,新興市場股匯兩者的關聯度明顯,南韓的關連度最高,達0.62,意即純數字統計上,韓圜每上升1%,韓國綜合指數便升0.62%。印尼及台灣亦緊隨其後達0.55及0.53。香港股匯亦有0.49的相關度。不過,並非所有國家的匯價強都會推高股市,數字顯示泰國及越南股市跟資金流入關係不大,而日本更有負面影響,當日圓強勁,日股便會偏軟。
康宏證券投資研究董事李聲揚認為,美匯轉弱,投資者便會買新興市場股票,台股去年已出現牛市,今年仍看好。他又指出,過去12個月港股及港匯大致同步,是否純靠資金則未必一定,因為市況強可以吸引資金,料恒指今年可見33000點。
中美貿易磨擦亦是資金流入亞洲其他國家的原因。去年首11月,越南吸引外資總額318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增3.1%,其中中港對越南投資102.6億美元,佔整體海外對越南的直接投資達32.3%,較2018年增16.2個百分點。台灣經濟部統計資料則顯示,台商於2019年頭10個月的回流資金已達約230億美元。
羅家聰指,炒貿戰已炒兩三個星期,已差不多,詳情已盡出,人民幣升值至6.89亦差不多,港匯7.77亦有類似情況,反映市場已稍為炒過龍,再借此炒作有困難,加上美股亦到達技術通道頂部,他建議,短線不應太進取,應待整固後才再入市。唐牛則指,港元強勢會是港股反彈的一個主因,但不是全部,而今次港股升浪,亦關乎北水,有不少北水南下買相關概念股,利好市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