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等政府不如靠私人捐獻 - 十一少

【魑魅魍魎】等政府不如靠私人捐獻 - 十一少

香港政府所謂的紓困扶貧,沒章法、沒時機、沒效果,是個國際大笑話,正好近日讀到一篇刊登在《華爾街日報》以「慈善之戰(The War on Philanthropy)」為名的專欄文章,描述全世界政府骨子裏其實也不喜歡民間公益,因為做得好的私人公益,往往也變相摑政府一巴。

林鄭十招藥石亂投

私人捐贈可以減輕許多緊迫的公共問題,例如在美國紐約的公共圖書館,成立125年以來,一直也是以慈善機構方式運作,而曼克頓的中央公園,自1980年起,也是由私人捐贈者成立的管理委員會所經營。但這些低調且有效的慈善事業往往鮮為人知,不受記者、學者、政客所歡迎。

相反,政府實在於太多方面做得不好,也解決不到根本問題,就像林鄭月娥選擇打倒昨日的自己,為箍基層票,就補鑊派100億元推「十大措施」,但諷刺的是,生意慘淡的中小企、感到絕望的年輕人,通通無份,這十招「民生紓困」,絕對是藥石亂投。

而奉行威權主義的國家,如中國、俄羅斯、伊朗,往往更會遏制慈善機構發展,一來是因為他們往往希望全方位中央集權,不願見到民間有團體組織影響到民眾,而活在中共陰霾下的香港,看似有很多慈善機構,但背後其實對政府抱很大怨氣,因叫人失望。

與其等政府,不如去靠李嘉誠,以「應急錢」解飽受打擊的中小企燃眉之急,支援飲食、零售、旅遊、小販等行業,以信任、簡易、快速、高效的手法,在46天內處理4.3萬宗申請,讓2.8萬間中小企受惠,資助比率達66%,一共發放10.09億元。

有批評說,不少慈善基金會仍受富豪或其繼承人控制,富豪只是名義上把錢捐出去,但仍掌握着財富的控制權,但見過像李嘉誠基金會般雪中送炭,一年捐出超過20億元支持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本欄倒不介意多幾位像他一樣的富豪。

信一個人,不如相信每一個人,要改善社會,單靠依賴政府,必定失敗收場,見到這個是全球現象,或許林鄭班子可以紓一口氣,仿效梁振英說一句:「我們不會自滿,亦不應該自滿。」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