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有研究報告發表,指香港人患上精神病、情緒病比例上升,特別係在社會運動發生之後。香港生活素來緊張,讀書考試時競爭學位激烈,畢業後競爭筍工激烈(筍工不是投資銀行,而是政府工,薪高糧準、準時放工、假期好、福利優厚),創業做生意競爭更殘酷,故此香港人有乜辦法唔容易患上情緒病吖。奇怪嘅係,香港人壽命特長,女士壽命之長,係世界之冠,比生活優悠輕鬆、節奏慢幾拍嘅瑞士還要高。呢個長壽命題,值得港大醫學院做研究。
上星期在馬場與一位馬主偶然講起呢個話題,佢哈哈大笑咁話:「我哋成日到馬場,貼士話九成機會贏嘅馬,輸到貼地;練馬師話全無機會嘅馬,會爆出99倍大冷門,三十年來呢啲情況見得多,故此知道贏咗唔使興奮,輸死亦都唔使喊,情緒十分平穩,唔易染上情緒病!」左丁山同意噃,在馬場混得耐,輸贏視作等閒,EQ自然會好。
左丁山見過一啲聰明人在中學讀書,成績好到極,一入到大學,GPA遠不如人,即時染上情緒病,唔鍾意上堂,對考試有恐懼症,不能面對天上有天,人上有人之現實;又有大學一級榮譽生,出到社會做事,加薪升級不如三級榮譽生之快,就怏怏不樂,患上情緒病,此皆好勝之心人人有,但平時未經挫敗,一旦碰到挫折,就易失常,故此左丁山認為中小學生練體育,參加學校運動競賽係教育嘅一個重要成份。左丁山讀高小時參加小型球小童隊,與其他小童隊作戰,輸少贏多(可惜現在好似冇咗小童小型球);中學時係學校籃球隊隊員,但長期坐冷板凳,做大後備,故此學識咗一山還有一山高嘅道理。大個咗開始入馬場,賭馬40餘年,更知道輸贏嘅道理,所以至今情緒比較平穩,平時勸朋友不必催谷兒女考第一,考第十最好!但係香港永遠有家長另有想法,以為一切可以安排,令孩子唔會畀學校教壞/教得較少/教得太多,循自己思維替孩子選擇學校。嗰日在馬場聽到一位馬主講,某幾位富裕人士本已得到有力人士出手,送子女入一間以自由開放見稱嘅男孩小學,點知後來得知中半山著名男女校嘅校長在校內發表較強硬藍絲言論,立即將兒子們轉送往中區半山讀書,話想兒子學好正確思想喎!人各有志,家長大晒,旁人不得干預,左丁山只希望有學者能研究一間藍絲學校與一間自由開放學校嘅小學生,六年後學業表現與思維,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