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緬甸 簽逾30項合作協議

習近平訪緬甸 簽逾30項合作協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兩天的緬甸國事訪問,中緬兩國簽署逾30項合作協議,包括總值達13億美元(101億港元)的皎漂深水港和經濟特區項目,西方傳媒指此舉「讓北京獲得直接通往印度洋的門戶」,未來若開通每年將會有數百萬桶石油及大量天然氣運往中國。近年因為羅興亞難民危機光環褪色的緬甸國務資政、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則揚言希望中方繼續在國際場合為緬甸「主持公道」。

習近平昨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與昂山素姬舉行會談,強調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是雙方共建「一帶一路」的重中之重,而兩國的龍頭合作項目包括皎漂港、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和仰光新城建設。

昂山素姬讚華「捍衞正義」

近年因為軍政府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辯護備受批評的昂山素姬表示,感謝中國在雙邊和國際層面給予緬方理解和支持,盛讚中國「不是出於私利,而是為了捍衞公平正義」,又指「有些國家以人權、民族、宗教問題為藉口粗暴干涉別國內政,但緬甸決不接受這種施壓和干涉。」

習近平昨亦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希望兩國軍方加強往來。敏昂萊則表示,緬軍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認為涉港、涉疆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外國不應干預。而在此前晚上,習在出席兩國建交70周年慶祝活動時致辭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但國際關係中不公正不平等現象仍很突出」,中方願與緬方弘揚和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樹立國家間交往的典範。
新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