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塌了30年,德國人的心牆仍在;猶如香港回歸23年,也滿街「港英餘孽」,圍爐攝取那些年的餘溫。
去年人在柏林我特意到東德博物館(DDR Museum)朝聖,那是德國唯一展現舊時東德生活的博物館,裏面收藏了無數東德草民日用品與生活點滴,以一種帶有周星馳式的諷刺手法,呈現前東德專制政府下的國民生活。其中一個特意為德國悠久天體歷史所闢的角落(真正的happy corner)我覺得最過癮,不着寸縷的男男女女實現了唐唐口中「班友吊吊揈喺條街度」的幻想,在民緒繃緊的鐵幕時代,裸體竟然成了東德人民唯一最大解放出口。
推廣裸體 政府消氣伎倆
其實,德國人百多年前已出現身體解放的FKK運動(德語:Freikoerperkultur)。一戰後,德國有批天體運動狂人試圖推廣裸體運動,1920年更出現了第一個天體海灘。「為健康着想」裸泳在德國越來越普及,其實是東德政府想讓市民宣洩不滿代替反政府的荒唐伎倆,最後「裸體主義」竟成了有趣的文化現象。
跟朋友談起我這樁西遊記趣聞,他以挑機的口吻說:「唓!香港早於30年代也有天體沙灘啦!」翻箱倒籠,他找出了一幅估計是50年代的「新界遊覧詳圖」向我展示,其中在青衣附近特別標示了鑊底灣,註明:「鑊底灣為全港天體運動會員集會肅靜區」。
以前在網海打撈,無意中發現香港曾經有「天體會」,想不到原來連地圖都有標示,名流千古。香港的天體之父是澳洲移居香港的德國人Herbert Edward Lanepart(1892-1963),戰前他已巴結同路人,每逢周末必到沙田香粉寮大解放,享受從家鄉引進天人合一的樂趣;戰後更草創香港天體會,定期舉辦天體活動,後來更將大本營遷往大埔道寓所,將戶外教壇搬到青衣島,天然生曬德國肉腸。
據朱維德的《香港掌故2》記載,Lanepart一度將天體營移師周公島的西灣,但打大赤肋的肉糰們被附近坪洲漁民投訴影響風水,嚇走魚穫,天體營因而再遷到青衣島的鑊底灣,重建亞當夏娃的伊甸園,據指當年Lanepart會化身龍友為會員大拍肉照私藏之餘,更會刊發海外天體雜誌讓香港兒女露出國際。如今周公島西灣沙灘仍留有當年建造的更衣室和廁所,這些廢棄設施,成為了香港天體歷史的實證。
Lanepart去世 香港天體式微
報道記載 Lanepart 的野史也頗為香艷有趣。有指他是有錢佬一名,戰後長年獨居大埔道寓所,特聘女秘書處理天體會務,也要求對方裸體辦公,偶爾有天體會員在他行宮赤裸橫行,鄰居見怪不怪了。他本尊65歲才跟小自己30多歲的華籍女子結婚,老婆比老虎兇猛,不時家暴他,導致夫妻三度對簿公堂。
好景不常,1963年當二人最後言歸於好20日後, 70歲的Lanepart在一次宴會中跌倒,送院途中死亡,不知走的時候是否也是赤條條。Lanepart作古,香港天體也銷聲匿跡,後來有人重新插旗幟想延續故事,但一直未見起色。
特區政府官員們看到這裏,是否想即刻重用東德屎橋,鼓勵港人周末去裸泳唔好去集會示威(梁振英在位時不是提出過重建中環泳棚讓上班族游午泳嗎?)裸游大可加碼為「真.黃色經濟圈」活動,例如「和你剝」、「幻彩揈啷啷」、「萬千剝光頒獎典禮」,不過一定要CY首先示範「兄弟過海,各自曬冷。」
撰文: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