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大敗韓國瑜,台灣以後是民進黨的世界。國民黨的活動空間愈來愈少,如無年青一代出來力挽狂瀾,前景堪虞。民進黨並不是氣量宏大之輩,既控制總統府,也在立法院奪得過半數議席,以後對國民黨的打壓只會愈來愈嚴厲,不會鬆手。
民進黨之特大勝利,與香港泛民去年11月的區議會大勝利,皆得益於林鄭月娥的送中條例,習近平大可打一個電話給林鄭,說一句:「多得你唔少」,蔡英文也應該給林鄭一個短訊:「感謝萬分,沒齒難忘。」
林鄭給中央添煩添亂,打亂了中央對台灣的部署,問責起來,林鄭不知該當何罪。目前中央囑咐中聯辦的工作重點應該是:嚴防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給泛民翻盤,一如去年區選,大敗建制派。新上任的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的一生政治生涯,主要在安徽、青海、山西度過,從沒見過真的選舉或半真半假的操控式選舉,實不知道他如何着令中聯辦為立法會選舉部署護航策略,中共對兩代受過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教育的年青人,束手無策,還是實施古老方法,高喊「不准不准」,怎能讓年青人心服?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直接干預學校行政,阻止學界辯論比賽評論敏感時事政治問題,便是跟隨中央的行事方式,憑藉法定權威,不准學校學生做這做那,只會更激發出年青人的反叛心態。
預料北京的對台政策不難,肯定是「制裁」這一招。經濟方面,繼續收緊陸客到台灣旅行,加緊威脅國際跨國公司將台灣稱為中國部份(即Taiwan, China),杯葛有任何台獨意味的台灣商人藝人,在國際方面更會孤立台灣,以銀彈搶走承認「中華民國」的小島國,不允許台灣出席世界性組織會議,迫使各國不同機構選擇(A)14億人市場,還是(B)台灣。像最近在曼谷舉行的世界大學辯論賽(WUDC),碰上辯題涉及台灣及香港,中國學生和職員便立即離場抗議,讓主辦單位難堪,但不敢指責中方人員。蔡英文政府過往對北京的經濟打壓,無還手之力,今後四年,經濟前路更艱難,為了避免過份倚賴大陸市場,台灣講南進政策(即推動與東盟的投資與貿易)已有十多年,但不見有大收穫。事實上,東南亞國家見錢開眼,很難抗拒14億人市場的誘惑,對台灣並不特別友好。中共全面圍堵台灣的政策以後必會更緊密,台灣的唯一活口是美國,中美貿易的第二階段談判,很可能涉及兩岸關係,令談判過程更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