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恐慌】
【本報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到武漢考察的本港專家透露,內地當局在涉事的街市水產區發現病毒,估計病毒存活期約數日至兩周,暫未能鎖定病毒來源。另外,約三成患者否認曾到涉事街市,其中一對確診染疫的夫婦,在涉事街市工作的丈夫病發後,不曾前往該街市的妻子其後亦發病,內地當局不排除病毒有限度人傳人,並指有慢性疾病、年長或肥胖屬高危因素。
記者:何家朗 陳沛冰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本周一率領專家代表團到武漢了解當地疫情防控,隨團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於記者會上表示,當地有41宗確診病例,病人主要為40至69歲,以男性居多,約七成在涉事的華南海鮮市場工作,其餘三成人否認曾到該街市。病例中包括兩個家庭群組,其中一組三人為父親、兒子及姪兒關係,均在涉事街市工作,病發時間接近,相信屬共同暴露染病個案。另一家庭群組為一對夫婦,丈夫於涉事街市工作並發病,數日後不曾前往該街市的妻子亦發病。張指,當地與患者接觸的醫護人員正接受觀察,未有出現病例,不排除病毒具有限度人傳人的風險。
不排除有限度人傳人
張又指,涉事街市除水產及禽鳥外,亦有出售竹鼠、蛇、獾及刺蝟等野味。當局已關閉涉事街市,抽取環境樣本化驗,並於水產區發現病毒,估計病毒存活期約數日至兩周,暫未鎖定病毒來源。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表示,確診患者一般出現發燒、咳嗽及氣促及有輕度至中度肺炎等病徵,嚴重個案更出現肝腎衰竭,需依靠儀器維生。他引述內地當局認為患有慢性疾病、年長或肥胖屬高危因素。內地正採用支持性治療,包括提供氧氣及靜脈注射,並使用類固醇。
武漢市衞健委昨公佈,不排除病毒有限度人傳人,但持續人傳人風險較低。據內地初步調查,少數病人無往涉事街市,但無透露具體人數,只說未發現社區傳播。
學者:應追查野味供應鏈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表示,武漢41宗個案中,三成人否認曾到過涉事街市,由於他們並非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加上泰國確診個案亦沒到過該街市,顯示除涉事街市外,或有其他傳播源頭,如其他街市。他認為當局應注視有否其他內地省市出現個案,追查野味供應鏈及源頭。許又指,雖在涉事街市的水產檔找到新型冠狀病毒,但認為由水產播毒的機會不大,相信是搬運野味或有關人士在街市走動,將病毒污染其他地方。
截至昨日中午12時,本港於過去24小時新增五宗懷疑武漢肺炎個案,年齡介乎2至68歲,本港至今累積有76宗懷疑個案,當中10人仍留院。至於泰國確診一名61歲武漢女子染疫,泰國傳染疾病局向《蘋果》稱,該名女病人聲稱只到過居所附近街市,街市內沒野生動物,她亦沒接觸野生動物,其家人無感冒病徵,正待實驗室測試,證實她沒帶病毒便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