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古老固體 隕石藏75億歲星塵

地球上最古老固體 隕石藏75億歲星塵

科學家在一塊隕石中,發現地球上已知最古老固體物質,推算年期為75億年前,是太陽系誕生之前29億年就已存在於宇宙的星塵 (圖)。

恒星死亡時會把內裏形成的粒子拋出太空,成為在宇宙中漂浮的星塵,慢慢併合成為新的恒星、行星、隕石等各種星體,在內形式顆粒。星塵在這段悠長歲月會不斷被宇宙射線穿過,相互作用中產生新元素,包括氖21同位素。

美國和瑞士的研究員把1969年墜落澳洲默奇森(Murchison)的隕石部份碎片打成粉糊狀,再浸酸液溶走其他物質,剩下40顆前太陽系星塵顆粒,再逐顆分析其氖21同位素數量,以推算其年期。領導研究的芝加哥大學副教授赫克表示:「它們都是恒星的固體樣本,是真正的星塵。」

結果發現,那些顆粒中有60%具46億至49億年歷史,接近太陽在46億年前形成的時期,亦有10%擁超過55億年歷史,最古老的更達75億歲。研究員認為這些顆粒的年期分佈,顯示新恒星誕生屬波浪式,某些時期特別多,而不是以穩定的速率誕生。
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