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骨折或須放血減腫脹

長者骨折或須放血減腫脹

【本報訊】臨床上整體筋傷個案以慢性勞損引起為主,也有部份個案與外傷有關,註冊中醫石華鋒指,例如市民意外跌倒或跣親時,因手腕先撐地而扭傷手部求醫;或發生交通意外時,司機頸椎受損等,都十分常見。

石指臨床上會有長者跌倒骨折後求診中醫,其處理情況比一般人跌倒骨折有異,因為長者容易有骨質疏鬆症,故跌倒後可致胸椎、腰椎出現壓縮性骨折,部份病人本身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加上年紀大,經評估後未必能做手術,遂嘗試求診中醫改善情況。對於此類病人,中醫一般會先檢查骨折部位附近肌肉的疼痛、腫脹及關節活動情況。若疼痛及腫脹較明顯,或會透過放血療法,令局部腫脹縮小,並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若腫脹不明顯,便可於局部痛點先用輕柔的理筋手法,然後以針刺、拔罐或刮痧,及中藥敷貼等方法治療。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