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署報告】
【本報訊】商場違契佔用公共通道作商業用途謀利,政府規管不力,執法緩慢。申訴專員公署揭發地政總署對商場違契佔用公共地方作商業用途有七大不足之處,包括不執法或拖延執法,以及執法不力等。有商場被揭發違契,地政總署11個月後始發出警告信,之後更無跟進釘契,變相縱容商場違契。公署指過去五年有65宗違契個案,但僅得一宗有向商場擁有人追收逾2,400萬元的豁免費用,估計餘下未有追收的豁免費,金額動輒以億元計,明益地產商。
記者:鄭啟源
目前全港有118個私人發展項目,須按地契條款提供公共行人通道及公共廣場,業權人不可在有關範圍內作商業活動。惟申訴專員公署調查發現,即使商場違契,地總地署亦採取「不執管或延誤執管」態度,報告不點名列出四個違契商場例子,惟透過照片比對,相信其中三個商場分別為金鐘中信大廈、中環環球大廈及荃灣愉景新城。
中信大廈地契條款列明二樓位置有一條公共通道。報告指出,涉事大廈早於2014年12月,已遭當區地政處發現於公共通道放置大量桌椅,料供通道兩旁食肆的顧客使用,違反地契,但地政總署竟無即時執法,直至10個月後下一年度巡視時,發現違契問題持續,才於一個月後發出警告信,要求即時糾正。
違契情況最終持續至2016年8月,即發現違契至糾正相隔20個月,但地政總署仍未有就持續違契情況釘契。公署前年9月至去年8月內四度視察涉事的地點,發現在行人通道放置桌椅的問題仍然存在。
17次覆查 問題仍存在
中環環球大廈內的24小時開放公共通道列明不得作商業用途,但通道旁的店舖肆意將貨物放置於通道範圍。報告指出,當區地政處2015年12月至去年4月間,先後13次向業權人或涉事商舖業主發出警告信,並在糾正限期屆滿後覆查17次,當中僅四次有糾正問題。
《蘋果》記者昨巡視上述兩個商場,其中中信大廈二樓通道上的桌椅已被移走;中環環球大廈一樓通道的貨物堵塞通道情況亦已有改善。
現時在公共通道或廣場辦商業活動,需向地政總署申請短期豁免書並繳付豁免費,惟公署發現,過去五年共有65宗未申請豁免的「違契商用問題」個案,只有兩宗事後補申豁免書。地政總署更只曾向一個商場業權人主動追收涉及違契時間長達五年半、高達2,400多萬元的豁免費,未有追收餘下逾60宗個案的豁免費,估計費用以億元計。
地政總署指同意申訴專員調查報告的內容及建議,會採取更有效的執管程序或規範手續,又指地契屬私人契約,該署只可向業權人追收豁免費,不能徵收罰款。環球大廈的管理公司港鐵表示正了解事件;中信一方則未有回覆。